高楼的美称?太原的美称是什么?( 六 )


九族所指 , 说法不一 。一说上自高祖 , 下至玄孙 , 即玄孙、曾孙、孙、子、己身、身父、祖父、曾祖父、高祖父;一说父族四、母族三、妻族二 , 父族四即:姑之子(姑姑的子女)、姊妹之子(外甥)、女儿之子(外孙)、己之同族(父母、兄弟、姊妹、儿子);母族三即:母之父 (外祖父)、母之母(外祖母)、从母子(娘舅);妻族二是岳父、岳母 。
2、亲属称谓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姓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亲属 。具体称谓如下:
高祖父(母):曾祖之父(母) 。
曾祖父(母):祖之父(母) 。
祖父(母):父之父(母) 。
父母:父 , 母 。
己身:自己本代 。
子:子 。
孙:子之子 。
曾孙:孙之子 。
玄孙:曾孙之子 。
来孙:玄孙之子 。(下五世指从本位起 , 下主立孙)
世父 (伯父) : 父之兄 。
叔父:父之弟 。
世母 (伯母) :世父之妻 。
叔母(婶) :叔父之妻 。
姑(姑母):父之姊妹 。
姑父:姑之夫 。
从祖祖父(伯祖父、叔祖父) :父之伯叔 。
从祖祖母(伯祖母、叔祖母) :父之伯母、叔母 。
从祖父(堂伯、堂叔) :父之从兄弟 。
从祖母(堂伯母、堂叔母): 从祖父之妻 。
族曾祖父(族曾王父) :祖父的伯叔 。
族曾王母:祖父的伯叔叔妻子 。
族祖父(族祖王父): 族曾祖父之子 。
族父:族祖父之子 。
族兄弟:族父之子 。
嫂:兄之妻 。
弟妇:弟之妇 。
从子(侄):兄弟之子 。
从女(侄女):兄弟之女 。
从孙:兄弟之孙 。
甥(外甥出):姊妹之子 。
私:姊妹之夫 。
女婿(子婿、婿): 女之夫 。
中表(姑表) :父之姊妹之子女 。
外祖父(外王父):母之父 。
外祖母(外王母):母之母 。
外曾王父:外祖父之父 。
外曾王母:外祖父之母 。
舅(舅父):母之兄弟 。
舅母(妗子):舅之妻 。
从母(姨母、姨):母之姊妹 。
姨父:姨母之夫 。
中表(姨表):姨之子女 。
从舅:母之从元弟 。
从母兄弟、从母姊妹(姑表兄弟姊妹、姨表兄弟姊妹):母之兄弟姊妹子女 。
外舅(岳父、岳丈、丈人、泰山、岳翁):妻之父 。
外姑(岳母、丈母、泰水):妻之母 。
姨(姨子):妻之姊妹 。
妻侄:妻之兄弟之子 。
舅(嫜、公):夫之父 。
姑(婆):夫之母 。
姑嫜、舅姑:夫之父母(俗称公婆) 。
伯叔(大伯、大叔子):夫之兄弟 。
小姑子:夫之妹 。
娣妇:夫之弟妇 。
姒姆:夫之嫂 。
娣姒、妯娌:古之弟妇与嫂的简称 。
亲家:妻之父母与夫之父母之间的婚姻 。具体地说 , 夫之父为姻 , 妻之父为婚 。
娅 , 连襟(襟兄、襟弟):两乔两婿互称 。
古今亲属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 , 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 , 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 。
[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 , 含有谦恭平常之意 。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 , 称母为家母、家慈 , 称丈人为家岳 , 祖父为家祖 , 以及家兄、家嫂等等 。
[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 , 如舍弟、舍妹、舍侄、舍亲 , 但不说舍儿、舍女 。
[先]:
含有怀念、哀痛之情 , 是对已死长者的尊称 , 如对已离世的父亲称先父、先人、先严、先考 , 对母尊称先母、先妣、先慈 , 对祖父称先祖 , 等等 。
[亡]:
用于对已死卑幼者的称呼 , 如亡妹、亡儿 。对已故的丈夫、妻子、挚友 , 也可称亡夫、亡妻、亡友 。
[犬]:
旧时谦称自己年幼涉及不深的子女 , 如犬子、犬女等 。
[小]:
对人常用来称己一方的谦词 , 如自称自己儿女为小儿、小女等 。
[六亲]:
六亲即六种亲属 。对六亲的说法 , 历来众说纷纭 , 大致有以下几种 , 一说指父子、兄弟、姊妹、甥舅、婚媾、姻亚 。二说指父子、兄弟、夫妇 。三说:指父母、兄弟、妻子 。四说指父母、兄弟、从父兄弟、从祖兄弟、从曾祖兄弟、同族兄弟 。五说指外祖父母、父母、姊妹、妻三弟之子、从父母亡子女之子 。隶巍 , 指父、母、兄、弟、妻、子 , 是现代比较通行的说法 , 现代汉语中六类也泛指亲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