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超|央视点评《中国乒乓》,点评犀利字字珠玑,对邓超的偏爱也很明显( 二 )



我们直接看这部电影讲述的故事背景是在上世纪90年代 , 当时中国乒乓球被欧洲强队全面压制 , 1991年只拿到了排名第七 。
和现在中国乒乓球势如破竹 , 在每一项都全面碾压其他国家形成了鲜明对比 。



我们很多人只知道中国是我们的国球 , 我们在这一项比赛上碾压其他国家 , 但是通过这部电影 , 你能知道我们将这个小小的乒乓球变成我们的国球 , 发挥了多少的心血 , 付出了怎样的努力?
一方面是球技的提升 , 当时欧洲球队经历多年的发展 , 无论是打法还是现代科技 , 都使得他们球员的技术水平达到了领先地位 。



可是我们呢 , 一方面经济要发展 , 一方面球技要提升 , 但是球员给到的配置却非常的普通 。
就连乒乓球制作的新型胶水 , 中国都很难搞到 , 更别提现在科技的辅助 , 拉不到赞助就没有钱 , 球员只能凭借着日复一日的努力 , 别人打1000个球 , 他们就打1万个球 , 别人学一年 , 他们就学两年 。
用4个字来总结就是“笨鸟先飞” , 没有办法创造条件 , 那就只能用自己来攻克困难 。



这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所看不到的场景 , 因为我们的口袋里有钱了 , 国家也有钱了 , 我们想要什么就能够用钱去买了更好的辅助 。
可是当下的中国乒乓球队员 , 却只能靠自己 。 这一种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对 , 中国排球当时也是如此 。
所以才有了电影中最感人的一幕 。 作为陪练的陈文终于爆发 , 从中国乒乓队退出 , 但是临走时却说了一句话:下海经商赚到钱 , 就资助乒乓球队 。



离开不代表不热爱 , 退出也是一种曲线救国 。
所以当他看到中国乒乓球终于的胜利时 , 他也情不自禁的落泪 , 说了一句:我也胜利了!
一部电影通常也只有两个小时 , 但是这部电影却花了一个多小时去描述中国队拼尽全力之后 , 却依然失败了 。



这种失败从影视的表达手法上来说 , 既能给故事制造一个高潮 , 同时也能带来很大的戏剧张力 。
从事情的逻辑性来说 , 也确实如此 。 在巨大的悬殊差距下 , 想要获得成功不是光凭一腔热血就能实现的 。
现在我们再来看央视是怎么点评的 。



将真实的赛场故事搬上荧幕 , 必然要受到专业人士和各种球迷的审视 , 站在这个创作层面上看 , 邓超他们完成了使命 。
并且在近几年的国产体育电影中 , 《中国乒乓》属于“中上水平” 。
不得不说 , 央视一直是站在一个很客观的角度去评价这部电影 , 点评也很犀利 , 从连续两年邓超上春晚 , 到这一次《中国乒乓》的上映 , 可以看出央视对邓超确实是有一些偏爱 。



这种偏爱不是很正常吗?就如同电影中中国乒乓的失败 , 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 , 一次失败根本说明不了什么 。
看看北大学子的发言 , 把邓超都说哭了 , 这是一种全心全意付出被认可的感动 , 无关票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