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忆祖是哪国人?外国弃婴被中国夫妇收养,被培养成顶尖科学家,后来怎样?( 四 )


结语:
虽然从血统上来说 , 李忆祖并不是一个中国人 , 但是他热爱中国的内心却是不容置疑的 。在我国煤矿事业发展的过程中 , 李忆祖也贡献出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 在常年的野外工作过程中 , 李忆祖曾经受过很多伤、也患过很多病 , 但是 , 他却从未对自己内心的坚持有任何动摇 。
曾经 , 面对他人的质疑 , 李忆祖坚称自己就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人 , 虽然说有很多人对他的行为表示不解 , 但是 , 李忆祖也用自己的切身行动证明了 , 血液和基因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人生价值 , 对于他而言 , 中国就是他的故乡 , 为了自己的故乡 , 做出再多的奉献与牺牲都是在所不惜的 。通过了解李忆祖的故事 , 我们也能得到一些鼓舞 , 在未来的中国建设之路上 , 相信也会有更多的人愿意付出自己的全部努力 。

Q5:中国夫妇收养外国弃婴 , 花23年培养成科学家 , 如今怎么报恩?
之前看过一则新闻 , 2017年蒙特利尔体操世锦赛决赛 , 冠军得主是一位年仅十六岁的美籍华裔吴颖思 , 一个长着东方面孔的小姑娘代表美国上台领奖 。
只不过这个小姑娘并非移民 , 也不是混血 , 她是一名被领养的中国弃婴 。
很多人都觉得这个小姑娘何其幸运 , 能够被外国家庭收养成为冠军 。她的养父母实在慧眼识金 , 找了个好苗子 。
不可否认 ,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极大的 。只要在合适的土壤下 , 都能培养出人才为自己所用 , 这一点不分国籍 。
在80多年前 , 一对中国夫妇也收养了一位未来的杰出科学家 。
中国夫妇收养了外国弃婴 , 并培养成杰出的地质学家
1938年 , 一对夫妇在天津发现了一个蓝眼睛的外国婴儿 。这个婴儿看起来不满一岁 , 亲生父母不详 , 看起来是被遗弃了 。这对夫妇就收养了这个弃婴 , 将其带回北京 , 取名李忆祖 。
李忆祖很幸运 , 养父母对他一直视如己出 。给给他提供了很好的教育条件 , 加上他自身成绩优异 , 考入北京地质学院攻读地质测量与找矿专业 。在那个年代 , 成为很稀罕的大学生 。
因为外貌的特殊 , 他一早就知道自己是父母领养的 。而且这种事儿就算是父母想瞒也瞒不住 , 但是因为父母的善良和视如己出 , 不管是参加工作还是结婚生子这样的人生大事 , 养父母都极尽关切 , 他从来都不会因为自己的身份而无措 。
曾经有一个外国老太太想收养他 , 但是因为养父母舍不得就拒绝了 。
对于自己的身世 , 李忆祖说:“我只知道自己1938年出生在天津 , 从没见过亲生父母 , 后来被养父母带回北京 , 在北京长大” 。
对于亲生父母 , 李忆祖没有任何记忆 , 他们也不曾留下任何资料 , 他早就不想再去追寻答案了 , 他已经有了自己的归属 。
李忆祖的养父母都是北京人 , 他算是地地道道的北京土著 。毕业时他顺利被分配在北京 , 但是他先后两次主动申请去新疆工作 。
在毕业前李忆祖就去过中国很多个地方勘察煤矿矿点 , 唯有新疆是地质空白点 , 他想要试一试 。
短短20年 , 李忆祖用双脚丈量这片土地 , 走遍了新疆的每一个角落 , 甚至还去过海拔5000多米的西藏 , 每一处煤矿资料他都熟烂于心 , 俨然成了一副行走的新疆地图 , 新疆从此不再空白 。
新疆的工作环境可想而知 , 野外工作地点不是在冰川下 , 就是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中 。卧冰爬雪是常态 , 风餐露宿才算正常 。
作为一名经验和学识都非常丰富的高材生 , 他完全可以回到城市过安稳的生活 , 但他依然选择留在新疆 , 有人问他是否后悔 。
他说:“当时没感到苦 , 觉得挺好的 , 特别是当看到新疆的自然美景时 , 不管多累都忘了”
外籍中国人娶了中国姑娘 , 相濡以沫50年
1964年 , 26岁的李忆祖遇到了他的一生挚爱 。当时的李忆祖正在新疆参加采矿工作 , 繁忙的工作根本没有时间考虑自己的婚姻大事 。远在外地的同学写信给他介绍了一个姑娘 , 是地质队的同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