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花|内娱开年第一撕, 与她无关( 二 )


《我们的当打之年》有这样一个情节 。

徐璐和陈都灵饰演的双女主 , 是无话不谈的好友 。

一个离婚妹 , 一个女总裁 。

前者 , 前夫家搬出律师 , 要求她填补两百万的财产亏空 。

如果你是她 。
一个普普通通的都市女性 , 面对这样的巨额债务会怎么办?



放到正常人身上 , 都会选择抵押不动产 , 借贷甚至变卖家私等一系列的变现操作 。

但咱们的女主角不一样 。

因为她有一个无所不能的总裁闺蜜 , 总裁闺蜜还配了一个级别更高的女领导 。
二话不说就给她找来了离婚律师 , 还是开普法讲座那种级别的大佬;
不仅如此 。

看着闺蜜面对两百万的难堪 。
女总裁红颜一怒 , 不就是两百万吗 , 说给就给 。
也不管自己有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 编剧大笔一挥 , 直接开挂 。


正当你和女主一样纳闷是不是地球上就自己一个穷人的时候 。
往后看 。

原来是女领导为了体恤徒弟 , 慷慨解囊 , 证明自己丹心一片 。
对方递过来欠条也不要 。

一句话 。
区区两百万 , 哪能敌得过我们堪比金坚的“姐妹情”呢?

怎么还跟我这么见外呢
姐是一直把你当亲妹妹看待的
再这样我可就生气了



要不怎么说国产剧里没有穷人 。

现代女性互助 , 不费神不费力 , 就是费点编剧的金手指 。
与其说国剧看见了“女性” 。
不如说 , 它看见了女性在霸总套路中的消费力 。
用金钱的外挂 , 抵消一切女性之间的性别共振 。
好像如果一个人在外打拼 , 找不到这么牛掰帮自己扭转乾坤的姐妹 , 那都算不上什么真正的友谊 。
女主也没客气 。
眼睛眨巴半天也没掉下泪来 。
一副“我早知道会这样”的表情 , 一句挤出嘴边的谢谢 , 便是全部 。
-谢谢你啊
-谢什么 , 有我呢

或许有人开杠 。

人设本来就是有钱人的话 , 那帮助姐妹渡过难关借点钱也无所谓吧?

可都市女性剧的本质 , 并不是在脱离于现实门槛之外 , 还能无限上纲自圆其说的童话 。

比如去年的《星辰大海》 。

刘涛演的角色 , 是一个身世贫苦的孤女 。

没爹没妈在外打工 , 够惨了吧?
但编剧为了匹配她白莲花大女主的人设 , 还给她堆了不少真善美的细节 。

比如帮助当陪酒女的室友 。

白天洗衣做饭 , 晚上嘘寒问暖 。


比如帮助自己来自农村的表妹 。

肉要给妹妹吃 , 书要劝妹妹念 。


比如在公司打杂 。

还记得每位女同事的生理期 , 特地准备好热水 。

就不说这些举动有多么“刻意” 。
但你看 , 编剧为了塑造所谓的girls help girls , 的确下了大功夫 。

可除了女主之外的女性角色呢?
不是贪图名利挣快钱的陪酒女 。
(还专门把女主拉来对比 , 放荡vs单纯)


就是不谙世事 , 不知上进的农村妹 。
我妈说像我这样长得又丑又没有城市户口的

回乡下嫁人 是唯一的出路


不然就是心机满满 , 时刻准备陷害女主的同事or同学 。


反正总的意思就只有一个 , 那就是——
善良的没有女主聪明 , 聪明的没有女主漂亮;
漂亮的没有女主纯洁 , 纯洁的没有女主上进 。
所有女性角色的出现 。
不是为了衬托女主角出淤泥而不染的存在 , 就是为了帮她拉进度条 , 助她事业爱情双丰收 。
所谓的女性互助 , 不过是衬托女主人物弧光的KPI罢了 。

至于女性群像的深入刻画与打磨?
——不好意思 , 那是另外的价钱 。
同样 。

还有今年的《梦华录》与《卿卿日常》 , 同样也是打着“女性互助”的标签 。
前者呢 。
谈恋爱强调处女 。

做着厌女的职业却自己厌女 。

良家看不起贱籍 , 卖艺的女性看不起卖身的女性 , 还拿自己的吃穿用度与宋代平民相比 , 生出一股衣食无忧的优越感 。
笑贫又笑娼 。

咱们是靠自个儿本事吃皇粮的人

平日里不愁吃喝
文人墨客们捧着
高管贵爵们敬着

你既不需像平常的市伎、私伎那样子卖身媚俗
整天穿金戴银 呼奴携婢

哪里不如那些升斗小民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