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抱得奖项归的演员 , 也令观众为之扬眉吐气了 。
84岁的吴彦姝 , 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她该有的荣耀 。
热依扎在白玉兰上错失的视后奖杯 , 在今年的飞天奖上拿回来了 。
四年前被流量花旦占据的金鹰奖视后 , 今年也还给了殷桃 。
排除奖项 , 看这些年在年轻演员群体中风靡的剧集 , 也能印证戏骨的“扬眉吐气” 。
在引起追剧全民热潮的《庆余年》里 , 陈道明、吴刚、田雨等戏骨的推拉 , 是不可取代的精彩之处 。
《觉醒年代》、《山海情》两部主旋律剧集获得年轻人的青睐 , 更离不开精良制作与戏骨们的精良演绎 。
2022初播出的《人世间》更是将“全员老戏骨”当做了宣传的招牌 。
前不久的《底线》也如法炮制了《人世间》的营销方案 , 用戏骨阵容刷了一波观众缘 。
《天下长河》、《大博弈》等剧 , 也可以称之为实力戏骨演员们的狂欢 。
种种迹象表明 , 在影视界寒冬未过的时节里 , 戏骨群体又成了块宝 。
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从流量池里挑演员的剧集 。
由杨幂与陈伟霆坐镇的《斛珠夫人》“查无此剧” , 激不起讨论度 。
一度成为收视宝藏的赵丽颖 , 也曾被质疑撑不起剧 。
接连易主的顶流宝座 , 不再是收视宝藏 。
演《传闻中的陈芊芊》小爆的丁禹兮 , 发展后劲不足 。
演《山河令》爆火的龚俊 , 未能带动后续的《你好 , 火焰蓝》 。
在影视寒冬的大浪淘沙下 , 戏骨的优势终于显现了出来 。
一
过去:流量当道 , 戏骨蒙尘
在过去 , 采用流量明星的利好是显而易见的 , 他们的人气、庞大的粉丝团体为收视和票房兜底 。
无论口碑如何 , 在固有印象里 , 流量明星的存在总能够提高回本的可能性 。
郭敬明的《小时代》 , 口碑在车底 , 累计票房却达17亿 。
《爵迹2》也印证了流量明星在那时的号召力 , 网络上映仅仅6小时 , 这部电影的票房已经突破3亿 。
《古剑奇谭》、《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等剧集更是一路摧枯拉朽 。
但如此建立起来的高票房、高收视无比之虚 。
其一 , 虚在数据的来源 。资本瞎 , 被网络时代的数据干预了创作 , 但数据是假的 , 是被粉丝群人为粉饰的 。
路人不会控评、不会刷榜 , 唯有粉丝 , 会大量涌入制片方的社交账号底下留言 , 说尽偶像的好话 , 制造一片繁荣的假象 。
也唯有粉丝才会为了偶像在榜单上的排名鞍前马后 。
如此得来的数据 , 实际上并不能佐证明星的国民度 , 充其量只能证明明星的粉丝太狂热 。
而资本往往被这种饭圈的盛景假象所蒙蔽 , 以至于过度迷信流量 。
错以为 , 粉丝群体声势浩大 , 等于受众群体广 。
以为讨得明星粉丝的欢心 , 便可以不再担忧收视和票房 。
然而 , 真正决定生死存亡的是人数更多的普通观众群体 。
其二 , 虚在创作根基薄弱 , 资本妄想一劳永逸 。
唯流量论是一种思维的定型喷雾 , 以为流量是万能的 , 以为粉丝能为收视率和票房买单 。
在这种思维的引导下 , 资本格外迷信流量明星加大IP的模式 。
表面上看 , 这样的组合省钱省力 , 有明星粉丝和原著粉丝买单 , 也不用耗费心力财力打磨剧本 。
但事实证明 , 这种资本眼中的黄金组合未必奏效 。
《盗墓笔记》、《武动乾坤》、《风起洛阳》、《有翡》这些集结了大IP和流量明星的剧集未能取得预估之中的火爆 , 都是证明 。
为何如此呢?
因为这个组合看似稳妥 , 实则是一场豪赌 。
流量明星加大IP , 甚至流量明星加烂片的组合爆火的例子 , 不是没有 。
但流量明星并不是成功的关键因素 。
一部剧的爆火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播出的时机、观众的取向都能决定一部剧的生死存亡 , 但往往 , 这些因素又是玄之又玄的 。
说到底 , 比起主演所持有的人气和流量 , 作品的质量才是博取观众欢心的关键 。
质量不行 , 主演流量再大 , IP受众再广 , 也无法撑起收视率 。
质量过得去 , 即便未能爆火 , 也可以收获细水长流的口碑 。
无法从定式思维里抽身的制作方 , 试图一比一复制流量加IP的模式 , 以期回报 。
推荐阅读
- 漫威|漫威女演员也拍过R级片(二)
- 陈炳林|泰国演员陈炳林,为校园霸凌一事道歉,网友让他退出时代少年团
- 倪妮|41岁韦德晒照,全身黄金装!八块腹肌清晰,明星妻子相伴
- 美国|为什么很多明星都去美国生孩子呀?
- 女明星有哪些(长得最漂亮的女明星)
- 黄飞鸿|哎呀好身材:谁是流量谁是路人?朱孝天和蔡卓宜,谁都不简单
- 李嘉明|演员李嘉明指责电视收费乱象的背后是电视台没落、电视机商业革新
- 梁家辉|演员的自我修养,他们用演技吊打小鲜肉
- 成龙|从成龙、吴孟达到吴京、刘德华,众明星都是如何对待群演的?
- 告五人|古风短视频崛起,圆了谁的“明星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