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昆|姜昆“道貌岸然”,终于走到了今天( 二 )


1978年 , 他创作的相声《如此照相》让他开始被观众们所熟知 , 但是真正让他成名的却并不是相声 , 而是春晚的主持人 。
在1983年的首届春晚上 , 他除了说相声 , 还和马季刘晓庆等人一起担任了主持人 , 串起了整场晚会 。

从此以后他就一发不可收拾 , 一连主持了7届春晚 , 从此而一炮走红 , 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相声演员 。
在1987年的春晚舞台上 , 姜昆和唐杰忠合作 , 表演了由梁左创作的相声《虎口遐想》 , 他诙谐幽默的表演 , 栩栩如生的表情 , 令观众们捧腹大笑 , 成为了他的代表作 。

《虎口遐想》的成功 , 奠定了姜昆和梁左的合作基础 , 从那以后两个人一直合作了7年 , 推出了《电梯奇遇》《特大新闻》《着急》《楼道曲》等一系列经典的作品 。
可是在梁左退出相声作者阵营之后 , 姜昆却再也没有能拿得出手的经典作品了 , 很多人都说 , 离开了梁左 , 姜昆就不行了 。
大家说的确实没错 , 因为从1993年开始 , 姜昆的心思就不在相声创作上了 。

他升官了 , 担任了中国广播艺术团说唱团团长、中国青年联合会常委、曲艺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务 。
从1993年接下来的两年他几乎放弃了相声创作 , 每到春晚筹备时 , 姜昆就把本子交给他的学生孙晨等人写 。
可是他们毕竟稚嫩 , 本子送上去基本上都不到排演阶段就被毙了 , 姜昆也没有心思再继续拿新作品去争取 。

因为争强好胜的他已经陷入了争名逐利的世界中 , 每天研究人际关系超过研究相声 , 不管到哪他都得当老大 。
0290年代艺术团访台时 , 一下飞机他就把同行的唐杰忠和倪萍挤开了 , 只为了要成为众人中“第一个把脚踏到台北的土地上”的人 。
他四处收徒 , 享受那种被人前呼后拥的感觉 , 唐杰忠去世后他选搭档 , 很多优秀的人才都争相想成为他的捧哏 , 可是他却选择了没有任何名气的戴志诚 , 原因就是戴志诚会拍他的马屁 , 对他唯命是从 。

如此一来 , 姜昆的相声走下坡路也是必然 。
从2003年开始 , 姜昆连续6年缺席央视春晚 , 不是他不想上 , 而是他上不去 , 他不断的创新不断的失败 。
2002年他构想过一个《真假姜昆》的节目 , 想利用全息投影技术 , 实现自己跟自己说相声 , 可是折腾了半天 , 最终却因为设计缺陷而没能成功 。

2003年时他又找到了创作《大学生自习室》的郝雨 , 让他给自己创作几段rap放到相声里 。
但是这段rap相声的结局也不好 , 其中一个污染的主题不让说了 , 剩下两段 , 最早写出来的版本还挺好笑的 , 中间改着改着就不好笑了 。
2005年 , 姜昆的作品因为与李伟建、武宾的相声《咨询热线》题材雷同 , 主动退出了竞争 。
那几年他的创新作品中 , 唯一成功登上春晚的 , 只有由一些网络笑话串联起来的的《妙趣网生》 。

姜昆还引以为豪 , 认为自己是第一个把网络题材写成相声的 , 可是对于年轻人来说 , 这不过是炒冷饭而已 , 《妙趣网生》也成了姜昆江郎才尽的代表作 。
虽然在本业上江郎才尽了 , 但是姜昆的生活却并不乏味 , 他演电视剧 , 接受专访 , 以曲协领导的名义到处去参加各地的曲艺节 , 去各大学校举办讲座 , 出席论坛、学术颁奖晚会等 , 忙的不可开交 。

就在此时 , 一个相声奇才横空出世 , 彻底砸了所有主流相声演员的饭碗 , 他就是从小剧场出来的郭德纲 。
他称自己是非著名相声演员 , 还口无遮拦的把很多同行形容成针对他的敌人 , 用辛辣的方式把他们编排进段子里 。
以“先搞笑吧 , 不搞笑就太搞笑了”讽刺主流相声爱教育人的特点 。

郭德纲那种天然的贴近大众坦诚交流的天赋 , 契合他那些以小人物视角展开的相声 , 很难不让人喜欢或者引起共鸣 。
于是在电视相声衰落的背景下 , 郭德纲和他的德云社迅速的崛起了 , 他的相声卖票但还场场爆满 , 改变了相声行业的低迷 。
他不仅改变了相声行业 , 也让主流相声演员受到了冲击 。

2006年姜昆以曲协领导的身份 , 带着一批北京媒体去天津考察 , 到最后一个剧场时 , 陪同的官员请他上台讲几句 。
姜昆推辞了几句就上了台 , 准备就相声市场大讲一番 , 没想到他刚说完开场白 , 台下就吵吵了起来:“别讲话 , 说相声 。 ”
姜昆十分尴尬 , 只好答应着说:“好 , 我说相声 , 我就说说我在天津的这些感受啊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