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单反相机哪款好?单反和微单反哪种更适合摄影初学者( 二 )


2010年6月 , 索尼首推“微单”相机——NEX-5C 。
在索尼推出“微单”相机之前 , 奥林巴斯、松下、三星等消费电子巨头已经推出了无反光镜、使用电子取景器 , 可以像单反一样更换镜头产品 , 并称之为“单电相机” 。
Q4:微单反的区别【微单反相机哪款好?单反和微单反哪种更适合摄影初学者】导语:随着数码科技的发达 , 当相机出现在家庭及旅游、生活纪录等场合时 , 便携性就显得尤为重要 。微单的出现正是试图将便携性和成像质量二者达到平衡状态的中庸之道 。那么微单反和单反有什么区别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吧 。
微单反的区别
含义方面的不同
台湾及香港地区将单反相机称作“单眼”相机 , 单反的全称是“单镜头反光相机”Single Lens Reflex Camera , 缩写为SLR camera) , 又称作单反相机 。它是用一只镜头并通过此镜头反光取景的相机 。
“单镜头”是指摄影曝光光路和取景光路共用一个镜头 , 不像旁轴相机或者双反相机那样取景光路有独立镜头 。“反光”是指相机内一块平面反光镜将两个光路分开:取景时反光镜落下 , 将镜头的光线反射到五棱镜 , 再到取景窗 。拍摄时反光镜快速抬起 , 光线可以照射到感光元件CMOS上 。
随着照片的载体走向数码化 , 单反也随同进入数码时代 , 现在我们所说的单反通常都是说单反数码相机 。单反的内部结构中 , 有一个反光镜和用于光线各种反射的五棱镜 , 这些用于将外部光线通过物理反射的`方式送达取景器的反光镜和五棱镜(或五面镜)成为单反相机取景的主要部件 , 也是微单和单反的区别中最为显著的一方面 。
通过镜面反射的形式最终让人眼能够在相机的取景器中观察到被摄物体 , 这种取景器被称作光学取景器 。是否拥有光学取景器也可以认为是单反与其他消费级便携式数码相机的最大差异 。微单包含两个意思:微 , 微型 小巧 , 单 , 可更换式单镜头相机 , 也就是说这个词是表示了这种相机有小巧的体积和单反一般的画质 , 具有单反功能的相机称之为微单相机 。
测光方式的差异
单反中的TTL内测光系统 , 即是在五棱镜后方位置安上一个专用的测光感应器 , 推算出相机主感光元件的受光量 , 以便用户能够以测光系统的示数作为参考 , 手动调整曝光的各项参数 。
因此单反数码相机的光学取景器(或者肩屏和主显示屏)中 , 图像下方总有一个曝光参考读数 , 此读数根据进入镜头影像的不同亮度实时发生变化 , 热爱体验手动操控相机乐趣的用户即是以测光表为参考确定曝光所需的正确设置 , 确保不会过曝或曝光不足 。
对微单相机来说 , 测光的过程并没有单独成为一套系统 , 内部也没有如单反那样复杂的测光感应器装置 。测光过程完全由相机的主感光元件和图像处理器完成 , 没有反光板结构的情况下 , 光线直接照射到感光元件上 , 感光元件将光信号转换为图像信号实时输出到屏幕及图像处理器中 , 由图像处理器对这些图像信号进行分析 , 最终得到正确的曝光设置 。
对焦系统的差异
单反数码相机内部的各种系统一直延续到现在 。在电磁仍不够发达的年代 , 大部分相机的工作都只能用模拟或机械的方式完成 。单反的相位差对焦系统又是独立于取景、成像和测光之外的又一套系统 。
相位差对焦是通过测距的方式完成画面的对焦 。而完成测距过程的组件叫做AF传感器(AutoFocus , 自动对焦) 。在单反相机反光板之后 , 还有一个副反光板(或称子镜) , 这块副反光板会把入射的部分光线送达AF传感器 , 通过测距确定焦点 , 再由系统控制镜头的移动完成自动对焦 。
由于微单相机没有反光板结构 , 感光元件直接收到外界的光信号 , 感光元件将这些光信号源源不断地转为电子图像信号 , 并传输给图像处理器 。在自动对焦和镜头移动过程中 , 图像传感器将用户所选焦点处的像素进行采样分析 , 将此位置亮度最高像素与亮度最低像素的亮度值进行比较 , 当两者的差值最大时 , 即认为对焦成功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