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三 )


●图文类内容时效性更强 , 一般只计算单次点击的阅读量(以微信公众号为主) , 但视频播放量存在重复计算的惯例 , 这跟视频的循环消费特征也有关系 , 多次播放即多次统计 , 类似音频;
●视频行业的集中效应更加明显 , 头部数量远远不如图文领域 , 进一步凸显了爆款作品的高播放量;
●视频的学习、创作成本更高(一分钟以上短视频) , 头部创作者也更少 , 流量更加集中 。
这造成视频行业的容量更加有限 , 长视频是寥寥可数的大IP主场 , 短视频行业繁荣度诞生在海量的不断出新的内容供给基础上 , 抖音分级流量池就是为了更有效率地筛选出极少数“幸存者” 。
微信公众号由于不开放粉丝数据 , 前台做了数据模糊阅读上限10w+ , 去中心化的推送模式又进一步弱化了前台流量的高低对比 , 再加上流量治理一向比较严格 , 整个内容环境还是比较健康的 。
即使如此 , 微信、微博、抖音、小红书等平台的“流量买卖”几乎是一个公开的秘密 。
国内商业互联网平台的商业化成熟与否 , 有一个隐形但直观的评估标准 , 就是看这个平台的粉丝、数据的买卖方便与否 , 「数据维护」的体面往往是用来给广告商做交代的 。
从这个角度看 , 音频、视频作为内容的一种都没有在更大众的内容创业上获得商业认可 。再如 , B站刷量服务什么时候普遍出现 , 也代表着B站内容创作的商业化初步成立 , 既不可避免 , 又无可奈何 。
1966年BBC记录的一则采访询问了当时的儿童对2020年的猜想 , 有位孩子如此说道:“人不再被当做真正的人,而是被当作数据看待 。”

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文章插图
(来源:谷大白话)
这种猜测在今天几乎已成为现实 。近些年 , 关于阅读、点赞等数据攀比所凸显的商业、社会类问题逐渐尖锐 , 国内外大的平台也都意识到并试图缓解数据带来的社会问题 。
2018年 , Twitter 曾传出将移除“点赞”功能 , 其创始人甚至称“这项功能并没有给互联网带来什么积极健康的贡献 。”
2019年年初 , Instagram 开始测试隐藏点赞数 , 年底全球范围都施行了这项测试 , 用户无法看到他人帖子的点赞数和视频观看数 , Instagram称希望人们能够不再对点赞数过分关注 , Facebook 也计划跟进 。
2019年9月份 , YouTube 不再显示准确的订阅数 , 改为显示近似数;10月份 YouTube 更改频道认证规则 , 不再以10万订阅者为标准 , 更加重视创作者的真实度 。
因为明星刷榜数据问题一再被诟病 , 微博在2019年初 , 将除媒体、政务类账号的转发、评论计数显示上限调整为100万 。
在互联网时代 , 人们一方面既被数据代表的关注度、商业利益等吸引 , 又被数据挤压的透不过气来 , 这点在专业、专职创作者身上更加明显 , 且短期内看起来是无解的 。
此外 , 流量价值并不等同于商业价值 , 视频创作方式虽然发生了变迁 , 但视频的生产、传播、获益的规律并没有什么变化 。
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文章插图
某种程度上 , YouTube的成功是一个自然垄断的结果 , 市场独占往往关联着商业的成功 。
YouTube在全球尤其是北美市场对中小广告主有些很强的吸引力 , 这使它占有了UGC类视频网站的绝大多数广告收入 。
2013年eMarketer做过一个估算 , 认为YouTube占据了当年美国广告总收入20.5%的份额 , 今年谷歌公布的2019年财报中来自YouTube的广告收入就达到了151.5亿美元——这也是YouTube能够给创作者高额分成的主要原因 。
2020年5月10日 , B站UP主「摄影师顾俊」发布了一条题为“我希望你 , 取关我”的视频为自己辩驳 。起因在于 , 顾俊此前发布了两篇跟相机厂商合作的视频 , 不少粉丝攻击他“恰烂钱” , 
这只是B站UP主在合作视频上引起争议的一例而已 , “百大UP主暗杀名单”事件牵连的创作者收益问题 , 也是视频行业商业化不成熟的表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