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之桓齮:多次率军攻打赵国,最后被李牧斩杀!( 二 )



赵悼襄王九年(公元前236年) , 赵悼襄王去世 , 赵迁继任赵国国君之位 , 史称赵王迁 。对此 , 在笔者看来 , 在《大秦赋》这部电视剧 , 赵悼襄王赵偃可以说是被王后气死的 。但是 , 结合历史上的情况来看 , 很可能是因为桓齮等人攻占赵国的城池 , 从而让赵悼襄王赵偃压力巨大 , 乃至于最终病逝 。而赵悼襄王的去世 , 则让赵国的内乱加剧 , 毕竟赵王迁不仅年幼 , 更被太后和郭开所架空 。
赵王迁二年(前234年) , 秦国大将桓齮攻取赵的平阳(今河北省邯郸市磁县东南)、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 , 赵将扈辄率兵赴救 , 兵败被杀于武遂 , 赵军10万被斩首 。对于扈辄这位将领 , 是赵国丞相郭开的心腹 。换而言之 , 扈辄很可能没有什么真才实学 , 于是 , 面对桓齮这位秦国名将 , 不仅自己丢掉了性命 , 还导致本就元气大伤的赵国又损失了10万大军 。因此 , 在笔者看来 , 桓齮指挥的这场战役 , 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赵国的灭亡进程 。

《大秦赋》之桓齮:多次率军攻打赵国,最后被李牧斩杀!

文章插图
《战国策·赵策四》中记载:
秦使王翦攻赵 , 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 。李牧数破走秦军 , 杀秦将桓齮 。
秦始皇十四年 , 也就是赵王迁三年(前233年) , 桓齮从上党郡越太行山进攻赵国的赤丽、宜安(石家庄东南) , 与赵将李牧战于肥下(宜安东北) , 为李牧所败 , 秦军撤退 。对于这场战役 , 直接奠定了李牧在战国四大名将中的地位 , 也即在赵国如此衰弱的背景下 , 李牧依然可以击败强大的秦军 。

最后 , 到了公元前229年 , 桓齮跟随王翦攻赵 , 桓齮战败被赵将李牧击杀 。因此 , 按照《战国策》的说法 , 桓齮不仅败给了李牧 , 还被李牧所斩杀 。值得注意的是 , 杨宽的《战国史》认为樊於期就是桓齮 , 但是 , 在大部分历史学者看来 , 杨宽的《战国史》所持理由仅两人名称发音相似 , 记载时间接近 , 时代差距无法考证文字读音 , 记载时间接近者众 , 因此此说仅为假说 , 尚未证实 , 理由亦不充分 。
《大秦赋》之桓齮:多次率军攻打赵国,最后被李牧斩杀!

文章插图
因此 , 综合《史记》、《战国策》等史料来看 , 桓齮和樊於期显然不是一个人 。对于桓齮来说 , 虽然败给了赵国名将李牧 。不过 , 他之前屡次进攻赵国 , 确实为王翦灭赵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 也即我们不能因为桓齮没有参加秦灭六国之战 , 就忽略了他的功绩和作用 。公元前229年 , 王翦采用反间计 , 除掉李牧 。李牧死后 , 王翦势如破竹前行 , 大败赵军 , 并杀了赵军主将赵葱 , 攻下赵国的都城邯郸 , 俘虏赵王迁 , 赵国原来的各处土地入为秦地 , 成为秦郡 。对此 , 你怎么看呢?欢迎留下你的观点 , 让我们一起讨论 。
【《大秦赋》之桓齮:多次率军攻打赵国,最后被李牧斩杀!】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