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末杨玄感,杨玄感是谁的儿子-( 二 )
- 秦汉时期,执掌国家最高权力的为三公九卿,时间一长,这些人权力过大,势必会变成一个个利益集团,有时连皇帝都不得不受制于他们,到了魏晋时期甚至还有公然放权的九品中正制,就连宇文泰的府兵制也无疑是集权于少数人的制度,要知道,北周时期的兵权并不在皇帝手里,而是在都督中外诸军事手上,杨坚就做过这一职位,连兵权都没有的皇帝,自然是朝不保夕了;
- 杨坚在继位之初就确立了著名的三省六部制,这是由汉武帝时期的内朝演变而来的,目的就是为了以多人取代单人,以分权取代集权,从而将权力全部集中于皇帝身上,此外还有科举制度,这是自隋唐以后王朝最重要的做官途径,目的也很明确:破除自秦汉以来的贵族才有做官资格的特权,发掘人才之余取消贵族制度;
- 开皇十年,此时天下已经一统,于是杨坚开始取消北周以来的府兵制度,恢复汉族旧姓,将手握特权、世代为兵的军户改为民户,同样编入纳税人群之中,将北周时期的兵民分离变为兵民合一,既扩大税收,又解决了特权集团的发展,并将军事逐渐移交给杨氏族人,称为“宗团骠骑”,以剥夺关陇集团的兵权;
魏末丧乱,军人权置坊府,南征北伐,居处无定,家无完堵,地罕包桑,朕甚愍之 。可悉属州县垦田,籍帐一与民同 。军府统领,宜依旧式 。罢山东、河南及北方缘边之地新置军府 。隋文帝杨坚急于抛弃关陇集团的一个最明显迹象就是:废了曾经协助他登基的高颎 。高颎家族是武川勋贵,其父亲原是八柱国之一的独孤信手下,得以赐姓独孤,而杨坚其妻子独孤伽罗又是独孤信的女儿,所以高颎和杨坚之间有着很深的身份牵绊,后面夺取北周大权、篡周自立的时候,高颎都是杨坚的谋主,到了建立隋朝了,高颎又是尚书左仆射,位居丞相,而且高颎的女儿还是太子杨勇的妻子,在当时,高颎的身份地位可以说是仅次于杨坚 。
可是最后高颎以泄露宫闱之事而被废了职位,就连群臣保谏之下,隋文帝还是不改初衷,将高颎的左仆射、上柱国头衔职位废除,仅保留着齐国公爵位回家养老,一年之后,偏心于关陇集团的太子杨勇也被废了 。高颎和杨勇两人都是关陇集团最有力的领袖,从他们接连被废的情况可以看出:隋文帝杨坚一直致力于和关陇集团割席,他不要成为北周,因为那只是国家未统一时的权宜之计而已,他要建立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家天下,一个权力只集中在皇帝的大隋 。
文章插图
如此一来,就很好解释:为什么杨玄感是贵族,但他还要谋反的问题了据杨玄感在洛阳时的檄文所说,自己是为了“解倒悬之争,救黎元之命”,将矛头指向了好大喜功、连年征战、修建,损耗国力的隋炀帝身上,可话说的好听,实际上杨玄感之所以叛乱,无非就是因为自己身为贵族的特权,在文帝、炀帝两代改革之下被剥夺罢了,真要说他为国为民,难道大开兵祸,害百姓跟他一起遭受战火就是吗?
在杨素时期,由于他帮助了杨广夺嫡有功,又是亲族,所以杨素的地位日渐提升,成为了隋帝国的第二号实权人物,可杨广和他父亲一样,同样是个不喜欢权贵的皇帝,即便这权贵是他的家人,但权力过大也难保以后会发生改朝换代之事,像汉朝七国之乱、西晋八王之乱都是自家人内讧的情况,就连父亲杨坚,那也是夺取了家人的皇位登基的 。
尤其是杨广继位当年,就发生了亲弟弟、汉王杨谅起兵夺嫡的事件,虽然最后还是被平定了,可这样一来,使得杨广越来越不相信亲人了 。在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杨素、杨约、杨希尚、杨谅、杨俊、杨秀等杨氏宗亲都执掌了内外大权,可到了杨广时期,由于对兄弟的不信任,他时时刻刻地把宗室带在身边,就是怕他们在自己走后在家里闹腾,以至于最后的江都之变,宇文化及杀害隋炀帝,连带杨氏宗亲一起斩杀,只剩下一个杨浩被拉着到处跑:
遣令狐行达弑帝于宫中,又执朝臣不同己者数十人及诸外戚,无少长害之,唯留秦孝王子浩,立以为帝 。
文章插图
杨玄感在杨广继位后的日子并不好过,仅仅被授予一个礼部尚书职位,承袭楚国公爵,但爵位的高低只是一个虚职,真正重要的是官职,六部之中吏部为首、户部次之,以下才是礼部,主管学校和礼乐,这对于家族武将出身的杨玄感来说,和一个虚职没什么区别 。至于上柱国、上开府仪同三司这些实权位置,杨广一个都没给他,杨玄感的柱国职位还是杨坚时代封的,相当于他在杨广时期,并没有靠着父亲杨素的荫佑而加官进爵,反倒是被晾在一边了 。
推荐阅读
- 王安宇|王安宇,真的是长得帅又聪明又努力又会演戏的男生
- 章泽天|“奶茶妹妹章泽天二胎孕照曝光”的新闻登顶热搜榜,竟是大乌龙!
- |职场上,不求回报,但还是要懂得拒绝,这比什么都重要
- 在男人眼中,一个完美的男人是什么样的?
- 为什么女孩子之间的友谊总是很难维系
- 那些在朋友圈里的白富美,实际生活是什么样的?
- 是不是人越长大越难再轻易相信一个人?
- 爸爸为什么更喜欢女儿而不是儿子
- 老人真正需要的关心是什么?
- 黄米的营养价值,大黄米的营养价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