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为阴邪,其性黏滞,湿邪所致的痹症虽疼痛不甚剧烈,但关节、肌肉酸楚,重着麻木,缠绵难愈,余常用五积散加减治疗,药用穿山甲18克,全蝎6克,苍术24克,桔梗18克,麻黄15克,枳壳15克,陈皮15克,厚朴12克,干姜12克,法半夏9克,茯苓9克,甘草9克,白芷9克,白芍3克,川芎3克,肉桂9克,当归12克,各药研为极细末,搅拌匀净,每日2次,每次6克,温开水送下 。五积散乃除湿散寒祛风之剂,山甲、全蝎穿筋透骨,逐湿除风,其药力可达骨骱之间,为五积散使药也 。
金创,即金属利器对人体所造成的创伤,凡遭受金创必有气滞血瘀,故可用川芎治疗 。其他很多外科病诸如跌打损伤、骨折者,与金创病机类似,亦可用川芎行气活血、化瘀止痛 。
“妇人血闭无子”即瘀血内停,阻滞冲任胞宫,导致经闭而不孕 。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论瘀血证甚详,注重分辨瘀血的不用部位而分别给予针对性治疗,创立了很多活血化瘀方剂,都用到了川芎,诸如少腹逐瘀汤、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身痛逐瘀汤、通窍活血汤等,其中他称少腹逐瘀汤“种子如神” 。他还创对经服药法,即月经来潮之日起连服5天以祛瘀生新、调经种子治疗 。余受此启发,在少腹逐瘀汤基础上据临床实际情况配伍补肾、化痰、清热之剂,疗效颇丰 。另外,余认为,对经服药法尤宜使用桃红四物汤 。
川芎不仅可以用于妇人血闭无子,对于气滞血瘀导致的月经不调、崩漏、痛经、癥瘕、经行头痛、产后出血、产后腹痛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是妇产科常用药,代表方除王清任的五逐瘀汤外,还有温经汤、圣愈汤、清热调血汤等 。但需要注意的是,出血性疾病需要慎用川芎,用量不宜过多,时间不宜过长,边用边观察,以防造成出血不止 。
现代临床在《本经》的基础上对川芎的治疗范围有了更广的发挥,诸如气滞血瘀之胁痛、腹痛,心脉瘀阻之心悸、胸痹,气血壅滞之喉痈、咳嗽,肝郁血瘀之肝炎、肝硬化,瘀阻下焦之尿路感染,血黏度高之糖尿病等,都常用到川芎 。
总之,川芎的运用范围非常广泛,凡头痛以及气滞血瘀导致的内、外、妇、儿诸病都可酌情运用,但不可长期大量使用,易“走散真气”,症状消失后,应迅速减量,减少不良反应的同时,还可巩固疗效 。
川芎恶黄芪、山茱萸、狼毒,畏硝石、滑石、黄连,反藜芦 。
推荐阅读
- 豹骨的功效与作用
- 白云根的功效与作用
- 中药材川芎的功效作用与禁忌
- 白米叶的功效和作用
- 白色乳菇的功效和作用
- 白牛胆的功效与作用
- 白芷叶的功效与作用
- 薜荔根的功效和作用
- 芦苇的功效和作用
- 半边旗根的功效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