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朱元璋死后有多少妃子陪葬,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嫔妃-( 二 )


明朝朱元璋死后有多少妃子陪葬,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嫔妃-

文章插图
残忍的方式:坑杀
皇帝崩,遗体送进了皇陵,很多宫人派去送行,正哀伤痛苦之时,墓门轰然放下,才知道自己成了殉葬之人 。
墓门经过特别设计,放下便宣判了墓中人的死亡,只能等着氧气耗光,最后窒息而死 。
这种死法最为惨烈,无数次地挣扎、拉扯,让死尸保持着各种扭曲的死态,惨不忍睹!
即使有思想准备的人,面对着这种慢慢窒息而死的结局,也必然思想崩溃,在怨恨中苦苦挣扎而死 。
朱元璋采用人殉之因朱元璋受前朝影响,特别是元朝大兴人殉之风的带动,也提倡人殉,根本原因是防止后宫权势的制约力,为后代子孙皇位扫清道路 。
明君办糊涂事,可能有以下原因 。
一、消除后患
“明太祖鉴前代女祸,立纲陈纪,首严内教 。”
从这句话可以看出,朱元璋把历代前朝的祸乱很大一部分归结于后宫的干政,所以为了儿孙的君权自主,干脆把有影响力、具有威胁因素的人全带进了墓地,以绝后患!最是无情帝王家啊!
明朝朱元璋死后有多少妃子陪葬,朱元璋死后殉葬的嫔妃-

文章插图
二、迷信与霸主思想
朱元璋做了皇帝,在勤俭的妻子马大脚马皇后影响下,生活过得也不算奢侈,一生在勤政爱民做得相当不错 。
朱元璋因为迷信,临死也相信了死后有另一个世界的说法,人死不过是换了种生活方式,所以用皇帝的权力先把伺候的人找齐了,好日子不能丢!
这是霸主思想,生前荣耀,死后也要富贵,富贵人家当然妻妾成群,仆人扎堆 。
朱元璋非常迷信鬼神之说,在《明史·方伎传》记载了与请术士张中祭过风神来应战陈友谅;在明人郎瑛所撰《七修类稿》记载了抽签放弃砍伐庙木代替断折桅杆的事;兴工动土也要先祭祀 。
从种种朱元璋的迷信行为,显然他相信神鬼之说,在临死前进行人殉也就解释得通了!
人殉制度,残忍而无人道,不管是上吊、毒杀还是坑杀,其实都是专制制度下一种丑恶的现象,轻易剥夺他人的性命为自己陪葬,忽视人的自由和生存的权力 。虽然明朝令人向往,但朱元璋这事办得很不地道,自己穷苦出身,经历过很多苦难,为何却临死将苦难转嫁给了不相干的陪葬之人?朱元璋真该学学汉唐,等人死了往皇陵一旁一埋,就算陪葬了,这样情义双全的处置方式,偏偏视而不见,朱元璋糊涂啊!
以活人殉葬,简称“人殉”,始于原始社会末期,鼎盛于殷商,汉至宋式微,明死灰复燃 。
朱元璋首开先例,于1395年次子死后以两名王妃殉葬 。1398年,朱元章死后,“宫人多从死者”,46名“伺寝宫人尽数殉葬”,其中38人在治丧期间就被勒令从死 。此后,其子孙上行下效,重成制定,直到1464年,明英宗驾崩前“口占遗命”才终结此惨无人道的制度 。
朱元璋甘冒骂名恢复殉葬制的原因,一是担心皇权外落导致外戚专权,二是惟恐她们勾结朝臣秽乱后宫,三是害怕朱氏江山不保,四是受前朝(蒙古族建立的元朝就有殉葬风俗)遗风影响 。
Tags: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