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午|《消失的孩子》大结局曝光:毁掉一个孩子,这样爱他就够了( 二 )


二 , 父母的养育方式 , 决定孩子的人生走向
一个孩子未来是翱翔天际还是苟活一生 , 与家庭教育息息相关 。
英国纪录片《富哥哥穷弟弟》 , 说的是一对亲兄弟 , 从小同吃同住 , 环境一样 , 资源相同 。 长大后 , 哥哥与弟弟的人生竟然有云泥之别 。

哥哥是高高在上 , 资产千万的企业家 , 政要富豪 。
弟弟却是居无定所 , 卑微靠打零工过活的底层人 。
而造成他们天壤之别的“罪魁祸首“就是他们的父母 。
原来 , 父母对弟弟格外宠溺 , 对哥哥却十分严厉 。
哥哥8岁时就有忙不完的活 , 帮人遛狗、修理草坪 , 早上送报纸 , 晚上还要在超市打工 。 而弟弟 , 每日游手好闲 , 破坏公物 , 卖小黄书 , 抽烟 , 到处闯祸 。
哥哥从小就独立 , 掌握了谋生的技能 , 21岁时就赚得了人生第一桶金 , 此后财富滚滚 , 跃升富人阶层 。

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弟弟 , 在父母的溺爱和包办之下 , 养成了巨婴 。 好高骛远 , 干什么工作都不长久 , 只能卖点苦力 。 人到中年 , 何以为家 , 只能四处“流浪” 。

兄弟俩命运的风向标 , 早在童年时期就已悄悄定格 。
父母怎样爱孩子 , 孩子会以适应这种爱的方式成长 。
当孩子拿起拖把时 , 你心疼他 , 只管学习就好 , 久而久之 , 他就成为那个你拖地 , 脚都不抬一下的人 。
当孩子想要放开父母的手独立行走时 , 你心疼他 , 一直抱在手上 , 他就永远无法学会 , 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 。
一个正常发展的孩子 , 是渴望独立的 , 而很多父母都小看了孩子 。
美国一个3岁的小男孩 , 在超市推着比他人还要高的购物车采购食材 , 他要为妈妈做晚餐 。 采摘鲜花 , 装饰餐桌 , 摆放餐具 , 用烤箱烤面包 , 微波炉煮千层面 。

一个人独自完成 , 一系列操作娴熟 。 这个孩子 , 只有3岁 。
很多时候 , 父母的不放心 , 焦虑 , 在某种程度上弱化了孩子 。 他们往往比你想象中的更勇敢 , 能干 。 只不过 , 很多孩子 , 没有机会去尝试 。
三 , 越是宠爱 , 越懂狠心
畅销书作家刘墉是个很宠爱孩子的父亲 。 正因为宠 , 他才对孩子特别“狠” 。
他深知 , 教会孩子在社会上立足 , 才是真正的为孩子好 。
他跟女儿打球 , 从不让她 , 是希望她能接受挫折;让女儿去远在曼哈顿的史蒂文森念高中 , 是希望她能独立;当女儿考上哈佛 , 又让她自己选择科系 , 是希望她能够决定自己的未来 。
即便女儿出生在条件优渥的家庭 , 刘墉依然告诫女儿:
“孩子 , 这世界是充满竞争的 。 你千万不能因为自己幸运 , 就把幸运当成习惯 , 因为幸运不是总留在我们身边 。 你必须随时告诉自己:今天我能做“豌豆公主” , 明天我也能睡柴房 。 ”

独立才是孩子行走社会的护身符 , 从小培养孩子独立 , 不妨从这三点做起 。
1 , 忍住 , 不插手
有些父母看见孩子搭的积木倒了 , 就帮忙扶起 。 看见孩子摔跤了 , 立马把孩子抱起 。 看见孩子打不开盖子 , 便伸手一开 。
长此以往 , 孩子遇到再小的困难 , 也会习惯等着父母来帮忙 。
蒙特梭利说:“除非你被孩子邀请 , 否则永远不要去打扰孩子 。 ”
当孩子没有发出请求时 , 不妨再等一等 , 或许这点困难对孩子来说并不算什么 , 多试几次 , 他有解决的能力 。 当他无法完成 , 向你求助 , 再去帮忙也不迟 。
2 , 放手 , 让孩子尝试
父母释放自己的双手 , 不要大包大揽 。
我儿子上幼儿园时 , 老师会布置家庭劳动作业 , 可以给爷爷奶奶捶捶背 , 收拾家里 , 倒垃圾等 。 勤快能干一点的孩子会洗碗 , 切菜 , 在班级群里经常能看见家长分享的图片 。
从小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 他是家庭的一员 , 应该力所能及得出一份力 。
鼓励孩子做家务 , 舍得用孩子 , 将来才有大作为 。
3 , 狠心 , 让孩子面对
弗洛伊德说:“成长的主要动力 , 来自和父母的分离 。 ”
父母虽有不舍 , 但也不得不面对一个事实 , 孩子大了 , 自然想飞 。
当哪天孩子想要登高望远 , 独立生活时 , 父母牙一咬 , 狠下心 , 尊重孩子的决定 。
在一次次挑战中 , 孩子会找到自信 , 变得强大 。
父母早年的养育 , 都是为了日后潇洒的退出 。
把舞台留给孩子 , 父母做个幕后的守望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