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薯|148元面膜成本仅10元,三年狂赚21亿,敷尔佳的暴利生意!( 二 )



伴随着医美盛行 , 搭上医美快车的敷尔佳多款面膜被打造为网红单品 , 这也让公司获得了极强的盈利能力 。
招股书显示 , 敷尔佳2019-2021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42亿、15.85亿、16.5亿;净利润为6.61亿、6.48亿、8.06亿元 , 三年合计盈利21.15亿元 。 2021年 , 公司综合毛利率达81.95% 。

同行对比之下盈亏立显 , 爱美客净利润9.58亿元、贝泰妮8.63亿元、华熙生物7.82亿元、上海家化6.49亿元、珀莱雅5.76亿元 。 从净利润来看 , 敷尔佳处于行业的第三名 。
但亮眼的业绩下 , 敷尔佳重营销、轻研发等问题也引来诸多争议 。
相较于高企的利润率 , 敷尔佳对于研发投入却远远低于同行业公司 , 自2018年至2021年第一季度 , 研发投入的金额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不足1% , 平均在6‰左右 。

对比下2019-2021年同行业可比公司费用率 , 发现行业均值是敷尔佳的10倍多 。 尤其是2019年和2020年 , 投入仅为为 60.39 万元、147.97 万元 , 屈指可数 。
而此次同时登上热搜另一个话题是:#敷尔佳面膜仅6名研发人员#
过去三年 , 敷尔佳研发费用合计仅732.65万元 , 而同期宣传推广费用合计为4.72亿元 。 截至2021年底 , 敷尔佳员工总数441人 , 其中研发人员仅6人 , 占比1.3% , 且其中2人属于高级管理人员;
反观同行业类公司 , 巨子生物同期研发人员84人 , 占比12.56%;创尔生物研发人员78人 , 占比22.03% 。
对比之下 , 敷尔佳的研发团队人数不禁显得少得可怜 , 看到这不少网友脸上的面膜开始挂不住了 。

据悉 , 销售费用一直是敷尔佳支出的大头 , 其中一大部分都用于宣传推广 。
招股书显示 , 2018年至2021年 , 敷尔佳宣传推广费分别为7031.75万元、1.66亿元及2.36亿元 。 线上电商平台推广服务费分别为4389.75万元、8526.07万元及1.65亿元 。

尽管近年来敷尔佳积极铺设电商渠道 , 但它真正地收入大头 , 是线下经销渠道 。 线下渠道中 , 除了分级经销商之外 , 敷尔佳建立了以自然人经销商为主的“联盟经销商” 。 该模式下 , 成为经销商的自然人帮助敷尔佳完成销售 , 而敷尔佳则对应给予3%-30%的销售额返利作为给联盟经销商的销售激励 。
招股书显示 , 2019年至2021年 , 联盟经销商渠道收入分别为1.02亿元、1.75亿元和0.99亿元 , 同期返利金额分别为0.48亿元、0.67亿元和0.31亿元 。
企业的使命是挣钱 , 这句话还有后半句更重要:那就是持续地挣钱 。
事实上 , 被贴上“医美面膜”标签 , 敷尔佳快速崛起背后 , 是搭上了持续增长的市场需求与新兴赛道的东风 。
如今 , 敷尔佳业绩增速明显下滑 。 2020年、2021年其营收同比增速分别为18.7%、4.08% , 净利润同比增速为-2.04%、21.38% 。 今年上半年 , 敷尔佳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也仅为2.94%和1.57% 。
敷尔佳谋求上市 , 大概也跟监管越来越紧有关 , 当“医用面膜”的故事不能再继续讲了 , 大概也只能通过加强研发 , 扩展产品线来留住好不容易营销得来的市场率 , 但是 , 这种躺着赚钱的模式一旦被揭发 , 又有多少人还会为风声大但成本低的“医用敷料”埋单呢?

参考资料:
《热搜!148元面膜成本仅10元!》 , 中国基金报
《东北神奇公司IPO:6人搞研发 , 3年捞走46亿》 , 投资家
《148元的敷尔佳面膜成本仅10元:毛利率近苹果两倍 , 被质疑传销》 , 中国经济周刊
《敷尔佳三年赚21亿研发费仅732万 , “自然人经销+返利”模式被质疑传销》 , 长江商报
【红薯|148元面膜成本仅10元,三年狂赚21亿,敷尔佳的暴利生意!】《近年来医美行业盛行 , 与之相匹配且不可或缺的“医美面膜”(业内称“医用敷料”)逐渐成为医美人士的刚需》 , 凤凰网科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