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是怎么画成的 清明上河图是如何绘成的( 四 )


世界上第一种纸币——“交子”——诞生于宋真宗咸平元年(998)前后的四川 。史载:“先是 , 益(今四川成都)、邛(今邛崃)、嘉(今乐山)眉(今眉山)等州 , 岁铸钱(铁钱)五十余万贯 , 自李顺作乱 , 遂罢铸 , 民间钱益少 , 私以交子为市 。”这段话告诉我们 , “交子”是一种以金属钱币(铁钱)为本位的代币券(当时称为“钱引”) , 是因为市场上流通的金属钱币严重不足而在民间商业活动中自发产生的 。
宋仁宗天圣元年 , “交子”得到朝廷承认并被官方垄断 。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1024年1月12日) , 世界上第一个官方纸币发行机构“益州交子务”正式设立 , 这是一个标志性事件 。到南宋时又产生了“会子”和“关子”两种纸币 , 它们也像“交子”一样与铜钱、铁钱兼行 , 尤多流通于东南地区 。
“钱荒”问题是五代以来长期困扰中原地区经济和财政的一个顽症 。有宋一代全国铸钱的总量不断增长 , 太祖时每年所铸铜钱只有7万贯 , 到太宗至道年间增至80万贯 , 真宗景德年末已超过180万贯 , 仁宗庆历年间进一步增加到300万贯 , 到神宗熙宁变法时达到峰值 , 每年铸铜钱600多万贯 。一百年间增长了近百倍 。然而严重的“钱荒”问题伴随南北两宋320年始终 , 直至南宋最后灭亡也没能解决 。究其原因 , 这是因为中原钱币的大量外流造成的 。辽国、西夏及后来的金国自铸钱币数量非常少 , 它们多以宋朝铜钱作为自己的流通货币;加之当时海外贸易规模与日俱增 , 大量铜钱流向日本、东南亚 , 甚至远至中东和东北非 。前述宋代采矿业的兴旺 , 满足铸币之需是重要动力 。
宋朝货币就是那个时代东亚乃至东西贸易沿线国家的硬通货 , 以今天的视角而论 , 与当今世界上美元的地位和性质颇有相似之处 。而从另一方面说 , 这也说明宋代货币经济的蓬勃兴起 。货币中介取代了历史上长久维持的“实物(或劳务)交易” , 在经济运行中发挥支柱作用 。“交子”和“会子”诞生于宋代 , 可谓生逢其时 。
不过总的来说 , “交子”、“会子”、“关子”这些宋代纸币的命运比同时代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命运也好得不太多 。它们在当时没有机会得到特别广泛的使用 , 并随后来历史的演进而被逐渐遗忘 。作为超前的先行者 , 它们的历史意义不可避免地被低估了 , 就像宋朝这个朝代令人遗憾地被整体低估了一样 。

衣食起居方式的改变是精英化的宏大历史叙事中极容易被忽略的一部分 , 但对无缘青史留名的普通百姓来说 , 却是最重要的部分 。“柴米油盐酱醋茶” , 被称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能离开的“开门七件事” 。其中 , 茶虽叨陪末位 , 但长久以来却一直被认为是华夏生活方式立足于世的一个醒目标志 。
今人大多将饮茶的历史溯源至陆羽的《茶经》 。陆羽是唐朝人 , 但在他的时代 , 茶还远远谈不上是中国人的普及饮料 , 饮茶只是一种小众的嗜好 。人并不识茶为何物 , 即便知道 , 也只是把它视作一味草药 。茶真正如柴米油盐一样进入一般老百姓的家庭 , 成为生活必需品 , 是从宋朝开始的 。而且 , 正如你在《清明上河图》里看到的那样 , 宋朝城乡已经出现了专供人聚会、喝茶、闲聊的茶馆 。
酒的真实历史显然比茶悠久得多 , 尽管传说茶是神农氏尝百草时发现的 。如今中国的嗜酒者大多偏爱白酒 , 但蒸馏酒在中国出现的时间不能算很长 , 专业人士认为 , 它正是在宋朝时发明的 , 最晚当在南宋 。
中国历史上不少朝代都颁布过禁酒令 , 不是宗教的禁忌或戒律 , 甚至也谈不上主要是为了维护良好的社会风气 , 而是因为担心酿酒会“靡费”粮食 。崇尚享乐的宋朝从没有禁过酒 , 但对酿酒的酒引子(而不是酒本身)实行朝廷专卖制度 , 因为这里面有一本万利的垄断收入 。这种相对宽松的体制促进了制酒业的发展 。宋代城市里除了有专门的酿酒作坊 , 饭馆酒楼往往也制酒沽酒 。因为朝廷专卖 , 酒引子数量有限、品种单一 , 而社会上酒的消费量又极大 , 各家酒作酒肆为了提高产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品牌 , 不绞尽脑汁不断改良酿制工艺 。蒸馏酒的呼之欲出也就顺理成章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