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著名的摩崖石刻 家常素菜100道( 二 )


广东
龙岩摩崖石刻

龙岩摩崖石刻位于中国广东省罗定市平塘镇谭力村谭洋龙龛洞的岩壁上 。它是广东现存最早的摩崖石刻 。

龙坎岩是石灰岩峰林边缘一座孤立山峰下的洞穴 。唐武德四年(621),永宁县令陈普光在龙坎石室设道场 。将军状元左卫、将军尚柱、陈继元,颍川县创建人,为道场题词作序 。699年,吴李二年刻于洞岩壁上,高出地表3米,宽113-115厘米,高76-80厘米 。全文1238字,分41行,每行20-30字 。楷书中,除了第二、三个字,都是裸露的 。序言中使用了武则天创制的11个新字,此外还大量使用了六朝碑刻中的通俗字,对文献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
广东
奇岩摩崖石刻

奇岩摩崖石刻位于中国广东省肇庆市端州区七星岩风景区 。摩崖石刻531处,主要在石狮岩和玉屏岩 。2001年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广东七星岩摩崖石刻

李段勇石舟世纪
奇岩崖石刻中有多种汉文、满文、西班牙文等文字 。在汉语中,有不同的文字,如篆书、隶书、楷书、草书等 。大字一尺多,小字只有半寸 。石刻多为诗词歌赋 。最古老、最著名的石刻是唐开元十五年(727)李咏写的《端州石室》 。其他著名作家还有、包拯、张显祖、余、屈大均、朱德、叶剑英、陈毅和郭沫若 。
山东
泰山摩崖石刻

泰山摩崖石刻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朵奇葩 。它不仅是中国书法作品的宝库,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历代帝王游泰山祭天告地,儒释道传经,文化名人登临游山,留下了琳琅满目的碑碣、摩崖、楹联,其中泰山的摩崖石刻更是名山中的极品 。
泰山石刻历史悠久,从秦汉到新中国成立,延续了两千多年 。每一代都有珍贵的石雕 。泰山现有石刻1800余处,其中石碑800余处,摩崖石刻1000余处,分布在岱庙157处、戴露215处、登山东路576处、岱顶258处、岱溪80处、岱银44处、灵岩寺400处、神通寺100处 。
山东
京山摩崖石刻


京山摩崖石刻位于葛佳镇西峪村北的圣经山上 。山顶上有一块巨石,形似刀或斧 。它的一半在30米外翻滚,另一半像月牙儿一样立着 。它高5米,宽15米 。它位于威海文登的圣井山风景区 。
山东
日照摩崖石刻

日照摩崖石刻已经发展了几百年 。各地栩栩如生的日照石雕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体现了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 。在河山峭壁上雕刻巨型“阳光”二字,其中“日”字高20米,宽17.5米;“赵”字长25.5米,宽25.5米 。1993年被吉尼斯命名为“世界上信息资源最大的摩崖石刻” 。
山东
云门山摩崖石刻

青州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摩崖石刻丰富多彩,历史悠久,种类齐全,数量众多 。玲珑山、云门山、驼山、仰天山等许多摩崖石刻在山东都很有名,如玲珑山郑道昭《渭北》碑文、云门山“寿”字、驼山大佛等 。,都是青州摩崖石刻的珍品 。

云门山寿字高7.5米,宽3.7米,仅寿字下的寸字就有2.3米高 。所以当地人说“人无一寸高” 。
广西
杜锋摩崖石刻

据统计,广西桂林拥有世界上数量最多、种类最全的摩崖石刻,记载着古代文人骚客对桂林山水的赞美 。
独秀峰石刻约有96处,分布在山体周围、南麓的太平岩和西面通往山乡的登山道上,尤其是独树岩周围 。明代,杜秀峰被安放在靖江王宓皇家园林,园内有往复宗室摩崖石刻20余处,也是研究靖江王历史的实物资料 。“桂林山水甲天下”源于此-

作者王(1133-1203),本名,浙江宁波思明人 。小小努力学习,热爱诗歌 。清六年(1200年)任广南西路监狱官 。贾元年(1201年)首次提出“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美绿美” 。这一架石雕也因此成为桂林众多石雕中的珍品 。

“南天一柱”雕于独秀峰之东 。这是清康熙年间广西布衣使黄在独秀峰题写的 。其单字直径约一尺,是桂林两千多处摩崖石刻中最大的石刻 。

独秀峰自古以来就是人们祈求幸福长寿的宝地 。在宋代,它被宋高宗赵构的皇家礼物命名为“福寿山” 。此后,达官贵人和各界人士纷纷来此为自己和家人祈福,留下了大量的长寿碑文 。目前最具代表性的长寿碑刻有三处,分别位于独秀峰的山顶、山腰和山脚 。人们统称这三种铭文” 。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寿”——刻于杜秀峰之南,由光绪年间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慈禧太后题写,故称“寿” 。在慈禧太后六十大寿之际,她亲笔写下此生辰词,赠给广西巡抚张 。张回桂后,命人将此生辰刻在独秀峰南麓,祝愿慈禧“过得比南山更好”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