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坚持统筹规划,将中医药文化建设与医院总体发展规划相结合,医院的人文环境和中医药文化内涵不断得到加强 。两年多来,医院着力营造中医药文化环境与氛围,使其与医院整体风格互为补充,服务患者的功能日益完善,患者在此既治疗疾病,更颐养身心 。
中医文化建设为病人提供了“享受中医”的环境氛围
医院以文化为引领,寓文化建设于制度建设之中,将文化建设与医德医风、专科专病、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和服务能力建设相结合,通过一系列举措,使医疗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提升,树立了医院良好的品牌形象 。
医院门诊楼是病人及家属、医院职工往来穿梭,人流量较大的场所,根据其功能特点,在该区域设置必要的休息、交流空间非常必要 。医院在装修设计中充分体现人文情怀,除了摆放可供患者休息的座椅,还在门诊大厅醒目的位置摆放了假山、鱼缸,让简单朴素的园林小品对严肃的门诊大厅进行妆点,传达出的信息是生命、健康、活力增强人们战胜疾病的勇气,凸显一份暖暖的情意,能够让病人在疾病缠绕的痛苦和医疗仪器检查的紧张恐惧中舒缓心情 。
医院门诊大厅设置的假山将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山石、水体、植物配置、建筑小品融为一体,山石卧地为座,立壁引泉作瀑,伏池喷水成景,借状天然,达到“片山多致,寸石生情”的增色效果 。山前一池碧波,鱼翔浅底,浮光跃金,使得摆放的自然式观赏假山与妙趣横生的金鱼嬉水相映成趣,山水含情,金鱼携情,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百姓安康的真诚祝福之情溢于其中 。
医院将中医药文化元素充分渗透于医院建筑和装修设计之中,以秦汉文化为背景,注重古朴与现代相结合——中医药文化长廊,浓缩了中医药文化孕育、发展、传承的历史,成为展示中医药传统文化的形象窗口 。与文化长廊相呼应,院内科普宣传橱窗展示的中医药知识、健康养生常识、中医典故,以及中医药相关政策解读,图文简明通俗,增加了医患间的交流互动;名医馆内部古色古香的设计风格,增添了中医药文化的魅力 。中医文化景观的点缀,突出了“大健康”理念下人与自然、环境、健康的和谐统一,将百姓生活安康与中医治病、防病、治未病理念融为一体,体现了中医药文化的韵味与魅力,营造出了良好的医院视觉环境 。整个院区人文环境自然开放,休闲环境舒适温馨,诊疗环境和谐有序,患者在中医医疗活动中沐浴着中华文化并能享受着中医和中医药文化 。一位患者说得好:“我选择陕中大附院就诊是因为在这里住院十分舒心,当我走进医院大门时,迎面而来的药王孙思邈的雕像就让人感到与众不同;住院期间,我做完针灸、按摩,漫步在竹林间放松心情,看到新修葺的假山,脚踩着金黄的银杏叶,就像步入了氧吧之中,院内多处景观和充满文化气息的楹联还可以感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
名医馆成为中医传承创新基地
医院秉承“名院、名馆、名师、名医、名术、名药”的建设方针,充分发挥大师名家“传、帮、带”作用,形成了以名医大家为技术核心,带动全院医疗水平大幅提升,疑难患者抢救成功率不断提高,医院综合实力不断增强 。
医院率先在建设成了全国最大的独立的名医馆,建筑面积4100平方米 。名医馆拥有国医大师张学文教授、郭诚杰教授及32位国家级、省级名老中医,名医大家医者仁心,博施济众的好口碑得到传扬,名医馆成了医院的一张名片,全国各地慕名到医院寻求名医诊病者络绎不绝 。
名医馆肩负着医疗服务、学术传承、人才培养、文化宣传四大任务,作为国家中管理局确定的“名老中医学术传承临床应用基地”,医院成立了名老中医工作室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主管院长负责,专人组织管理;实行负责人责任制,成员分工明确 。从管理、工作流程、服务流程等方面,建章立制,强化落实 。制定有建设规划、年度工作计划和考核办法;有名医工作室门诊日志、查房(会诊)记录、学术研讨(讲座记录)3本台账 。
医院投资1400余万元,积极引进互联网、传感器等信息技术,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对名医大家的临床诊疗进行全程直播,使在院学习的各级各类学生、规陪医师等最大限度受益于名医名家临床带教资源 。名医馆已经成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及培养高层次中医药临床和科研人才的研习基地 。
推荐阅读
- 小孩能喝黑茶吗?
- 茶和啤酒能一起喝吗?
- 良渚文化|徐梦梅——良渚"玉石文"是殷墟甲骨文之祖
- 中医在奥地利升温
- 冬季不要错过补肾养肾的妙方
- 中国的梧桐文化 梧桐文化
- 如何治疗阴囊潮湿?中医分型治疗药方
- 雕刻|【臻曦文化】瓷器上的艺术手段—雕刻瓷
- 老中医有一种食物从来不碰!男女老少吃了都有害
- 教育未来|汶川地震截肢女孩实现学医梦想:被成都中医药大学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