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基下一个皇帝是谁?( 二 )


当时,总管朝政的宦官王振对此感到不满,下令减少报酬 。也先以此为名,率军南下,逼近大同,威胁北京 。朱祁镇20多岁的时候,祖母和干老臣已经去世了 。正是自己挥拳的绝佳机会,看到北方鞑靼斯坦共和国长得这么随便,我很怨恨 。王振借此鼓舞皇帝,劝他亲征 。朝臣劝阻,皇帝不听,是因为他的父亲——明宣宗在杨荣的劝诫下,模仿皇帝亲自征服,打败汉王 。二是为了证明自己,何况大明朝气势鼎盛,一点蛮夷,就不能怕他吗?
当时朝廷军队主力都在外地,很着急
之间难以集结 。于是皇帝从京师附近,临时拼凑二十万人,号称五十万大军,御驾亲征 。为了说服自己的母亲孙太后,他把年仅两岁的皇子朱见深立为皇太子,并让异母弟郕王朱祁钰监国 。

朱瞻基下一个皇帝是谁?

文章插图
大军出征,谁知天公不作美,大雨连绵 。大军到了大同附近,发现尸横遍野,加之后方粮草供应不及,军心动摇 。于是,皇帝有心撤军 。王振为了顾及皇帝脸面,这个没有出征多久就悻悻然回师,太丢脸,他便建议绕道蔚州 。同时,王振老家就在蔚州,要是皇帝跟自己回乡,岂不是比衣锦还乡还来得及吐气扬眉?
蔚州,距离大同非常近,而瓦剌大军逼近大同,可不是闹着玩的 。群臣反对,觉得这样耽误时间,容易发生危险 。王振不听,而皇帝体恤王振,便给了他露脸的机会 。大军准备开拔,前往蔚州 。
不料王振心血来潮,担心大军过处,踩踏自己家的庄稼,而建议按照原路撤军 。等到大军行至怀来附近,辎重反而没有赶上 。于是,王振下令原地驻扎等候 。
就在怀来城外的土木堡,瓦剌大军追上明军,将皇帝等人困在土木堡 。水源被掐断,陷于死地,军心动荡 。于是,当也先假意议和的时候,明军上当 。也先趁明军不备,发动总攻,一举歼灭之 。皇帝朱祁镇被俘,王振被樊忠杀死,英国公张辅、兵部尚书邝埜等大臣战死 。历史上称之为”土木堡之变“,或曰土木之变 。时为正统十四年(1449年) 。
南宫上皇
俘虏了皇帝,瓦剌太师也先又忧又喜,喜的是连明朝皇帝都抓住了,忧的是不知道该杀该留 。倒是他的弟弟伯颜帖木儿提议,觉得明朝的皇帝奇货可居,不如留下他,好向明朝索要财物 。也先觉得这个提议好,便留了皇帝一命 。
也先想借皇帝的名义招摇撞骗,可惜明朝不同意 。于谦为首的大臣们建议孙太后,国不可一日无君,何况在此危难之时 。于是,郕王朱祁钰被拥立为皇帝,遥尊被俘的朱祁镇为太上皇 。同时下令边关将领,不得私自与瓦剌接触,即便是瓦剌用上皇的名义,也不用搭理 。
也先恼羞成怒,挥师攻打北京 。却被于谦等明朝文武击败 。北京保卫战,明军击退瓦剌 。瓦剌无奈之下,退走大漠 。
次年,新皇帝改元景泰 。是年八月,距离太上皇朱祁镇被俘,将近一年 。瓦剌无法从他身上得到好处,又多次被明军打败,于是派人南下求和,说愿意放朱祁镇回去 。他倒是愿意放人,可是景泰帝不高兴 。
【朱瞻基下一个皇帝是谁?】《明史列传58》载“于时八月,上皇北狩且一年矣 。也先见中国无衅,滋欲乞和,使者频至,请归上皇 。大臣王直等议遣使奉迎,帝不悦曰:‘朕本不欲登大位,当时见推,实出卿等 。’谦从容曰:‘天位已定,宁复有他,顾理当速奉迎耳 。万一彼果怀诈,我有辞矣 。’帝顾而改容曰:‘从汝,从汝 。’先后遣李实、杨善往 。”
景泰帝派了杨善等人前往查探,谁知杨善乘机迎驾,将太上皇接回来 。于是,羁留塞北一年之后,朱祁镇踏上回乡之路 。八月初二,他从也先的驻地出发,十四日抵达居庸关 。十五日,一轿两骑,悄然进入安定门 。北狩一年的上皇,终于回来了 。
关于朱祁镇、朱祁钰兄弟的会面,历史上说法不一 。《明史纪事本末》渲染说二人嘘寒问暖,彼此谦让了一番 。《明实录》则只有一句“帝迎见于东安门,驾入南宫,文武百官行朝见礼 。”
不管是嘘寒问暖,还是冷眼相对,事实上是,景泰元年回京的太上皇,从此被锁在南宫,整整七年 。
七年里,景泰帝不但将南宫大门上锁灌铅,甚至加派锦衣卫严密看管,连食物都只能通过小洞递入 。有时候,吃穿不足,导致太上皇的原配钱皇后不得不自己做些女红,托人带出去变卖,以补家用 。为免有人联络被软禁的太上皇,景泰帝甚至把南宫附近的树木砍伐殆尽,让人无法藏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