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水浒传最好的一首诗?水浒传的比较经典的诗词( 三 )


《水浒传》里,张横把自己说得更厉害,都不需要骗,直接就能夺下华光的金砖,水平当然更高了 。
难怪宋江和两个公人听了这首歌,都吓到酥软了 。
金圣叹在贯华堂本里,把这首歌乱改,第二句变成了“不爱交游只爱钱”,夹批里还写了一大段针对宋江的话,声明他这么改不是想贬低张横,而是在骂宋江 。
大家可以领略下金大师的逻辑:

太上,不爱钱,只爱交游 。其次,爱钱以为交游之地 。又次,爱交游以为钱之地也 。
夫不爱钱只爱交游,是非宋江之所及也 。若云爱交游以为钱地,则亦非宋江之所出也 。
今日宋江,则正所谓以钱为交游地者耳 。乃梢公忽云:只爱钱,不爱交游 。
然则宋江一路撒漫使银,悉作唐捐矣乎?只此一句,便令宋江神绝心死,正不须又用板刀面也 。

再后来,民国时候,张恨水先生写《水浒人物论赞》,又针对金圣叹的话,继续做了发挥:
吾以为今日情形,绝不如此,应当曰:“太上爱钱,以为交游之地 。其次爱交游,以为要钱之地 。又其次,则只知爱钱,不知所谓交游 。”

张先生觉得,金圣叹所说的“爱交游不爱钱”的人,在这时代已经绝种了,就连“爱钱以为交游”的人,也没剩下几个 。这世上都是为了钱才交游的家伙,甚至是眼里只爱钱、连交游也不会的人 。
和这些人比起来,还是做强盗的张横更为可取,至少“为小人而不讳为小人,尚觉直截痛快耳”!
总结水浒传最好的一首诗?水浒传的比较经典的诗词

文章插图
好汉们的歌(第七至第九首)
这三首,都出现在第六十一回《张顺夜闹金沙渡》一段 。
为了捉玉麒麟卢俊义,梁山出动了十二位马步头领、五位水军头领,各种车轮战加圈套,再加花荣的神箭 。
最后,卢俊义在水泊边走投无路,慌乱中上了一位“梢公”的船 。
此时,又有三只小船驶来,船上三人各唱了一首歌——
阮小五:
生来不会读诗书,且就梁山泊内居 。
准备窝弓射猛虎,安排香饵钓鳌鱼 。

阮小七:
乾坤生我泼皮身,赋性从来要杀人 。
万两黄金浑不爱,一心要捉玉麒麟 。

阮小二:
芦花丛里一扁舟,俊杰俄从此地游 。
义士若能知此理,反躬逃难可无忧 。

这三首歌在内容上呈递进之势 。
首先是宣言,我们是梁山泊的人,早在这里埋伏好了,准备“射虎、钓鱼” 。把卢俊义比喻成“猛虎、鳌鱼”,说明还是很看重他的 。
其次是警告,杀人是我们的天赋技能,万两黄金也无法动摇捉住玉麒麟的心,进一步揭示出要射的虎、要钓的鱼就是卢俊义 。
最后是揭谜底,阮小二唱的就是之前吴用口述、由卢俊义亲笔写在家中墙上的卦歌(反诗),当时吴用说他“命中有四句卦歌……后日应验,方知小生灵处” 。现在墙上的歌变成了水里的歌,果然是“应验”了吴用所说 。
看来“智多星”确实“灵” 。
再来看卢俊义听到三首歌的反应 。
一开始是“吃了一惊,不敢做声”,毕竟还不确定他们要捉的人到底是谁,只能保持沉默 。
然后听了第二首,“只叫得苦”,知道自己有麻烦了 。
听完第三首,“心内转惊”,忽然意识到吴用那首诗里的含义了,这简直比当下的处境更令人心惊 。
歌词的含义层层深入,预示着圈套也层层收紧 。
最后“梢公”李俊亮明身份,再由张顺把船弄翻,不识水性的卢俊义果真成了“瓮中之鳖”,被活捉上山 。
这三首歌与第十九回中的两首渔歌在气韵上一脉相承,再次突出了阮氏三雄的特征:
身居梁山泊、不会读诗书、泼皮之身、杀贼杀人
其实梁山好汉里,像三阮这样,纯粹是底层出身的渔夫、猎户、农夫、长工并不多,百八将中有相当一部分人是朝廷的旧军官,甚至是地主富户 。
但是《水浒传》并没有特别强调这些人的特征(柴进除外),相反,居住在梁山泊边上的土著居民阮氏兄弟,却借助多达五首的渔歌,其形象被一再强化 。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在于,石碣村里土生土长的这三位兄弟,是“水浒”真正的主人 。
梁山泊、石碣(百八将的名字就刻在一块天降的石碣上)、渔夫(书中有“渔父舟中插认旗”的句子),这三点是“水浒故事”的核心元素,而三阮恰恰聚齐了这三大特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