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双方实际兵力?昆阳大战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二 )


刘秀在取得初战胜利后,决定对莽军中坚发起进攻,使其丧失指挥功能,造成莽军混乱,再乘机破敌,解除昆阳之围 。他又精选了3千勇士,迂回到城西,涉过昆水,直攻莽军中坚 。此时,王邑、王寻仍不以为然,他们见刘秀来攻自己,乃亲率万余人迎战 。为了防止各营出现混乱,他们下令各军不准擅自出战 。刘秀指挥3千勇士,猛攻王邑、王寻军 。莽军士兵多系被胁迫来的,本无斗志,经不住刘秀军的猛攻,很快溃败奔逃,其余各军因未得到出击的命令,不敢轻举妄动 。刘秀军击败王邑、王寻的中坚,斩杀王寻 。此时昆阳城绿林军(汉军)见莽军阵脚已乱,立即开城杀出,与援军内外夹击,一时间杀声震天 。莽军失去主帅,各军不知所措,乱作一团,很快全军崩溃,四散奔逃 。此时又逢狂风暴雨,瓦掀石滚,绿林军(汉军)穷追猛撵,莽军互相践踏,积尸遍野,无数兵卒溺于水(今河南叶县沙河),水为之不流 。
王邑、严尤、陈茂仅率极少数残军逃回洛阳 。绿林军(汉军)缴获了莽军大量辎重和装备,各种战利品堆积如山,绿林军(汉军)一连搬了一个多月还没搬完 。
昆阳之战,绿林军(汉军)消灭了王莽的主力军,震动了新莽朝廷上下,使其统治临于土崩瓦解之势 。这次战役是我国古代军事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著名战役 。刘秀为绿林军(汉军)的胜利,立下了极大的功劳 。
昆阳保卫战之后,绿林军(汉军)内部将领之间的矛盾激化 。刘玄在农民将领李轶、朱鲔等人的支持下,将对自己威胁最大的刘縯及其部将刘稷处死 。刘秀表面无所举动,暗中却窥测时机,积蓄力量,为日后缔造东汉王朝开辟道路 。

昆阳之战双方实际兵力?昆阳大战导致了西汉的灭亡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战争背景】
王莽面临北方赤眉、南方绿林两大起义集团的进攻,日渐焦虑不安,北方的赤眉与南方的绿林军,同为当时 起义力量最强大的两支军队 。当初王莽认为赤眉军声势更大,起义军几乎遍布北方各州郡,觉得形势更为严重,于是新莽王朝便把进攻的重点放在围剿北方的赤眉军,派出由太师王匡、国将哀章统率的精兵10余万用于对赤眉军作战 。而以纳言将军严尤、秩宗将军陈茂他们拼凑的郡县军和临时招募的部队对付南方的绿林起义军 。严尤和陈茂统率这些军队作战,王莽还不轻易授给他们兵符,每次行军作战必须先行上报,否则就会判以“弄兵”之罪 。
当绿林军歼灭了甄阜、梁丘赐军,击败严尤、陈茂于南阳城下,接着刘玄称帝,公开提出恢复汉朝,建立更始政权之后,王莽才意识到南方的绿林起义军对新莽政权的压力更大,因而决定转移战略重心,一方面将进攻赤眉的主力军调到南方作战;一方面紧急调集各郡兵力,准备彻底消灭绿林汉军 。王莽为了编成对汉军作战的强大部队,特任命大司空王邑和司徒王寻为统帅,征调当时所谓精通63家兵法的人,充当军中的类似参谋的官吏,并任用长人巨毋霸为垒尉,专门负责构筑营垒,将虎、豹、犀牛、象等凶猛野兽圈至军内饲养,以便在作战时放出来,震撼敌人 。各州郡均自选精兵,由郡和牧守亲自率领,限期到洛阳附近集中,各地到洛阳的兵力达42万多人,号称百万大军 。这些军队集中后,即开始向颍川开进 。在颍川又会合了严尤、陈茂的部队,随即向昆阳方向进击 。大军逶迤千里,粮草辎重络绎不绝 。地皇三年(公元22年)一月,绿林起义军歼灭甄阜、梁丘赐军后,接着在南阳城下又打败了莽军名将严尤、陈茂 。严尤、陈茂即率军退往颍川 。同年三月,汉将王凤与太常偏将军刘秀等进击昆阳、定陵、鄢城等地,进展顺利 。王常指挥的部队在汝南等地区的活动也节节胜利 。汉军见莽军大队人马向昆阳地区开来,于是王凤与王常率领近万人的部队占据了昆阳城 。这时刘縯指挥的大军正在宛城围攻守城之新莽军队,胜负未见分晓,但宛城已是兵少食尽,内无斗志,外无救兵,形势对新莽军极为不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