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氏家族和曹氏家族?司马懿灭了曹家多少人( 二 )


灭蜀之后,司马昭做了件令后人感恩戴德的功绩,那就是派人集中整理并学习诸葛亮的军事理论,这一举培养了很多优秀的将领,这些将领在后来镇压反贼中立下赫赫战功 。司马昭从蜀地班师回朝后,直接就自号晋公,之后更堂而皇之地视魏帝曹髦如无物封自己为晋王,并立司马炎为世子 。
司马昭封王的行为,彻底激怒了魏王曹髦,曹髦深知再这般下去,不但魏朝要被取代,自己更是性命不保 。于是在一个下雨的午后,召集了自己的一干心腹和部分可以信任的臣子,集聚一堂 。曹髦执剑跃到书案上,满面怒容,声色凄厉地鼓动人心,“诸位都是大魏的贤臣名将,我曹髦这些年深受诸位忠孝之恩,今日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他这是要篡权,如此明目张胆,完全不把我大魏政权放在眼里,这不仅是对我的一种背叛,更是对诸位多年来对大魏辛苦付出的一种不尊重,今日我就要上门剿杀司马贼子,可愿助我一臂之力?不成功便成仁,来日成功肃贼后,诸位就是我大魏的保国功臣 。还请诸位不要犹豫,与我一起保住大魏政权……”曹髦话音刚落,反对之声便纷纷而起,都劝告曹髦放弃,忍气吞声 。当时朝中大臣多数是拥护司马昭的,毕竟司马昭集团的势力不是曹髦所能比拟的 。曹髦也算是一血性汉子,可惜时不他待,当时他的势力太过弱小,他不听众臣的劝告,会后便带了百余亲兵,披甲戴盔,浩浩荡荡往司马昭家杀去了 。孰料,早有人向司马昭通风报信,司马昭派了一支精兵在半路把曹髦给截杀了 。
司马昭杀曹髦后,立曹奂为帝,即魏元帝,曹奂只是一个傀儡,此时的天下已经真正属于司马家族了 。公元265年,司马昭中风死后,司马家族又一个具有代表性的人物走到了台前,这就是司马昭之子司马炎 。司马炎继承王位,并逼曹奂下台,正式建立西晋,号晋武帝,成了晋国的开国君主,建都洛阳,同时追尊司马昭为文皇帝,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 。
司马炎创立晋国,被后人理解为顺理成章的事,他的功绩完全建立在司马懿、司马师和司马昭三代人的基础上,一路走来水到渠成 。后人也普遍认为司马炎并无杰出才能,只能说命好,投对了胎 。司马炎登基后,国家已经趋于稳定,不再有大的动乱,于是司马炎天真地认为江山从此就巩固了,便撤销边防军事,一心致力改善农田制,可他的天真幼稚最终给他带来了恶果,出现了史上有名的“八王之乱” 。

司马氏家族和曹氏家族?司马懿灭了曹家多少人

文章插图
网络配图
从司马懿到司马炎,中国政治的变化,对于这时期中国文学的发展来说,同样也有深深的影响,比如司马昭时期,由于高度的政治压迫,连续的文字狱,使当时的中国士人们,已经不敢再去轻易地谈政治,即使是歌功颂德,有时候也容易“马屁拍在马腿上”,因此这时期的中国文学,更多的是以田园诗的兴起等借物寓情的方式为主流 。建安文学的豪迈大气,瑰丽动人,到这时期基本上荡然无存 。高度的政治压迫,使士人们的政治热情大大泯灭,关注的主流,早已经转向了哲学、思想、鬼神等方面,大量这方面内容的作品日益流行了起来 。而到了司马炎当政时期,虽然一定程度上放松了政治高压,但是这时期魏晋文学的消极趋势,已经不可避免,外加天下统一,经济日益繁荣,士人集团地位的日益提高,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兴趣,也转向了逃避现实,及时行乐 。司马炎的宽松,反而让高度政治压迫积累的士风流毒,在他当政时期迅速地发酵 。我们今天虽然津津乐道魏晋风度,但是毫不夸张地说,魏晋时代,是中国知识分子士风最萎靡的时代,敢于为国家担当责任的知识阶层越来越少,一个没有人敢于担当责任的国家,自然最终也变成一个不负责任的国家 。魏晋灭亡于“五胡乱华”的结局,在这里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
而说到西晋灭亡的导火索“八王之乱”,更与司马家族,尤其是司马炎的统治政策分不开,司马炎采取的是优礼世家大族,尤其是豪门知识分子的政策,寒门知识分子与豪门知识分子在待遇上的落差日益增大,人比人气死人的结果,就是诸多寒门知识分子选择了另外一条出路:投身于许多王室的门下 。在当时西晋的各路王爷中,身边都有不少寒门出身的知识分子幕僚,这些人提起西晋的世家大族,几乎个个咬牙切齿,在司马炎死后,由于即位的晋惠帝是个出名的白痴,给了王爷们叛乱的机会,其中起到推波助澜的,就是那些被日益边缘化的知识分子们 。司马炎统治政策造成的士族与寒门知识分子的对立,成为了西晋灭亡的另一大重要诱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