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陆游《临安春雨初霁》 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古诗( 二 )


文章插图
《临安春雨初霁》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这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平水韵“六麻”部的七律 。格律严合,文法严谨 。
平仄严合 。仄起入韵格式在以往的文章和格律诗专栏都有推导讲解,没有必要反复说明 。而且一般人读诗,更看重的是语音流丽和内容意境 。
因为格律严整,所以发音流丽,没有诗病 。
如何“文法严谨”?
在专栏也曾经讲过,七律是有普遍文法的,即“起承转合” 。而一首诗的真正内容,也就是真正的诗意导向,其实是暗含在“起、合”之中的 。“承”是对“起”的延续,而“合”不但延续颈联的“转”,还要回归首联 。
所以很多律诗可以使用“中二联截取法”——因为中二联一般是铺陈、描写,我们把它们先放在一边,只看首尾联,如果诗意安排得当,就能得到一首表达心迹的绝句 。
意思同样是完整的,只是相对来说缺乏描写铺垫,不过更加有利于我们读懂一些含义比较模糊的作品 。
把中二联去掉,得到一首七绝: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
这依然是一首仄起入韵,押“六麻”部的格律七绝 。
意思就明确多了,同时情感也更加凸显 。
临安,就是杭州 。1186年,陆游因为前一份公职上私自开仓放粮被弹劾,已经赋闲五年 。其时他已六十一岁,却因为闲居创作,诗名大盛,被宋孝宗召回朝廷授予严州知州 。
就算是今天,这个年纪都可以退休了 。原本以为就此诗酒度余生的陆游,忽然又要进京面圣 。虽然雄心未曾衰退,但是经过几起几落,于世情早已经看淡了 。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世间的味道,就是世态人情 。京华,京城的华彩,代指京城 。
现如今的世态人情啊,淡薄得像纱一样,我本已江湖游荡,是谁又让我走马入京城,客居如此呢?
因为要等待面圣之后才能去严州就职,所以只能住在客栈,等宋孝宗召见,自然是“客居”京华 。
注意,这里并不是真不知道谁让他来的,只是用这种提问来表示自己也是身不由己,是一种谦虚和客气 。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素衣,是白衣 。陆游的家是越州山阴,是今天的浙江绍兴,离杭州不过百里 。正因为不远,虽然已经是“卖杏花”的季节,但是在清明前还是可以赶回家的 。
一身白衣,不要被京城的风尘沾染才好,清明还来得及回到镜湖边的山阴故家 。
面圣,然后回家扫墓,再去严州任职,估计陆游是这么安排的 。
很多人读到这一句,理解是陆游拂袖而去,刚直不阿,似乎有点想多了 。他对出仕没有任何抵触,只有当官,才能真正发表自己的北伐建议,才能坚持自己混不吝的特质 。
真的赋闲在家,空有脾气,有什么用?
这首七律就是交代这么个事情:我在客栈等待宋孝宗的召见,百无聊奈,只想早点完事,赶回家去上坟 。
而蜚声千古的中二联,只不过是对他闲闷在居所状态的描写 。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春意盎然,我却被困在这里,好无聊啊 。
住在小楼里,听了一夜的春雨,淅淅沥沥,既闲且闷 。清晨醒来,雨已经停了,依稀听得巷子深处有人在卖杏花 。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矮纸,即短纸,很小的纸张 。斜行,斜着的行列 。因为雨停了,所以是“晴窗” 。细乳,茶中的精品 。分茶,是当时的煎茶之法,注汤后用箸搅茶乳,使汤水波纹幻变成种种形状 。
这两句写得很精致,诗人在无聊中等待,用各种事情来消磨时间
客居京华,很是清闲,拿来短纸,歪歪斜斜写写草书,在小雨初晴的窗边细细地煮水、沏茶、撇沫,试品名茶 。
整体来看,首联交代事由,为什么看淡人情的我会客居京华?
颔联写夜不能寐,春色已深,而我还在百无聊奈地等待召见 。
颈联转写自己如何消磨这不能走,必须等待,又不知时日的春光 。
尾联表达希望尽快完成面圣,返乡祭祖的心思,合回首联的客居心情 。
有很多朋友在赏析这首诗的时候,习惯性把陆游的爱国情怀往里面套,那当然可以套 。
你真要套的话,谁的文章不可以解释出想要表达的意思呢?
其实人都是多面性的,在其位是慷慨激昂,不见得就得时时刻刻都要这样 。陆游也是个多愁善感的文人,从他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