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 二 )


因此主板上的CPU供电都是多相供电的方式来分摊负载压力,175A的供电电流分摊到4相就是每相43.75A,8相供电就是每相21.875A,这样每相电路的负载显然要比单相供电更加合理,供电电路的安全和发热量也就更容易控制了 。
那么怎样的主板供电才能满足CPU超频使用呢?

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

文章插图
 
我们以技嘉的Z490I AORUS ULTRA主板为代表,给大家讲解一下如何去判断主板上的CPU供电能否满足CPU超频的需求 。CPU供电电路多数情况下是布置在CPU插槽的旁边,多数情况下是在左侧和上方,右侧和下方的位置则是留给内存、PCI-E扩展插槽与CPU的通信线路使用的 。现在大多数的主板都会给CPU供电电路配置专门的散热模块,以确保其在高负载的情况下也仍然可以维持稳定的输出,因此我们需要拆卸散热模块后才能完全确定主板的供电规模 。
不过由于拆卸主板供电的散热模块有可能会导致保修服务失效,因此我们并不建议玩家自行拆卸查看,通过多查看外界资讯例如我们的相关评测文章来确认会是一个比较靠谱的方式,当然大家也可以用比较常见的方式例如“数电感”等来评估主板供电规模,只是这些方式有较大的局限性,最多只能作为临时的参考而不能作为评判的标准 。
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

文章插图
 
从我们的拆解可以看到,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板采用的是8+1+1相供电设计,8相为CPU核心供电,1相为核芯显卡供电,1相为I/O供电,配置的MosFET均为一体式的DrMos,并配置有贴片式的铁素体电感、输入滤波为固态电容,输出滤波则为聚合物电容,这样的供电规模放在Mini-ITX主板上算是相当豪华的,即便是在标准ATX主板上也称得上是高端配置 。不过这样的供电规模可以为CPU提供怎样的供电能力呢?下面我们就来对主板的供电电路进行简单解析 。
PWM脉冲宽度调制芯片要看一款主板的供电能力,其PWM供电控制芯片的性能可以说是起到决定性作用 。PWM也就是Pulse Width Modulation,简称脉冲宽度调制,是利用数字输出的方式来对模拟电路进行控制的一种技术手段,可以对模拟信号电平实现数字编码 。其依靠改变脉冲宽度来控制输出电压,并通过改变脉冲调制的周期来控制其输出频率 。PWM芯片的选择与供电电路的相数息息相关,产品拥有多少相供电,PWM芯片就必须拥有对应数量的控制能力 。
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

文章插图
 
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板采用的是8+1+1相供电设计,因此原则上其PWM供电控制芯片就最少能提供8+1+1相的供电能力 。实际上技嘉Z490I AORUS ULTRA主板配置的ISL69269IRZ也确实拥有这个能力,其支持3路控制输出,分别为8+2+2相,完全可以满足这款主板的供电控制需求 。
像这样的供电配置方式,我们一般称其为“原生供电控制”,简单来说就是“有多少相供电就配置能控制多少相的PWM芯片”,这样的设计在电流控制的响应速度以及电压控制的精度上都有最好的表现 。
另外现在也有不少主板产品有采用倍相、并联等“等效相数”的供电电路,例如通过4相控制的PWM芯片搭配倍相器的方式来控制8相供电,或者是每2相供电并联组成“加强型供电”,再通过4相PWM芯片进行控制 。这样的“等效8相”组合虽然在供电能力上相比原生控制不会有很大差别,但是在电压控制精度与响应时间上相比原生控制会弱势一些 。
MosFET开关管如果说PWM芯片决定主板对供电电压的控制精度以及响应时间,那么MosFET的供电能力就相当于是决定CPU供电的电流上限了 。MosFET在供电电路中的作用是电流开关,它可以在电路中实现单向导通,通过在控制极也就是栅极加上合适的电压,就可以让MosFET实现饱和导通,而调压功能则是可以通过PWM芯片控制通断比实现 。
【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MosFET有四项重要参数,分别是最大电流(能承受的最大电流)、最大电压(能承受的最大电压)、导通电阻(导通电阻越低电源转换效率越高)以及承受温度(所能承受的温度上限),原则上来说最大电流越大、最大电压越高、导通电阻越低、承受温度越高的MosFET品质越好 。当然 这样的完美产品并不存在,不同MosFET会有不同优势,选择什么样的MosFET是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考虑的 。
CPU超频的坚实后盾,怎样的主板供电设计才称得上优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