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部都是 C 口 , 外接一款来自绿联的扩展坞的扩展坞就能让我从容应对生活中的各种需要 , 占用一侧的两个雷电 3 接口 , 可以拓展出额外的 2×USB 3.0 , 1×HDMI 以及标准 SD 卡和 TF 卡读卡的口各一个 。按照各自的需要 , 也可以选配扩展坞不同的接口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3233-9.jpg)
文章插图
最后一点在外观方面的小吐槽 , 这套自 2016 年来的 13 寸的模具就基本没有发生过什么变化 , 直到今年 2020 的这一款才修复了之前一部分被吐槽的问题 。比如我们最期待的 14 寸高屏占比的 MacBook Pro 就没有出现 , 这让我们对 ARM 版的 MacBook Pro 的外形也更加期待 。
内部在这篇文章的「内部」部分 , 我主要想和大家聊聊一些内部硬件和性能方面的看法 。
在众多笔记本中 , MacBook 在扬声器方面可谓是「神乎其神」 , 几乎做到了业内领先的水平 , 就算是我这只木头耳朵 , 也能听出个差别来 。简而言之就是:高音响亮 , 低音浑厚 。虽然扬声器做的不错 , 但是为什么到 2020 年了还在用 720P 的摄像头呀 , 这其中难道「暗藏玄机」吗?
今年的这一款 MacBook Pro 和老款采用了相同的「高低配」的策略 , 但是这次的高低配的差别还是挺明显的 , 除了低配仍然采用了第八代的低压处理器 , 风扇的数量也只有一个 , 而仅只有高配版的 MacBook Pro 采用了第十代的低压处理器 , 睿频更高 , 而风扇的数量也升级到了两个 。那么从这里开始 , 就引出了接下来要谈论的性能部分 。
接下来的部分就偏向实际体验了 , 根据各个用户的使用情况 , 实际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 比如一名用户喜欢同时进行开启多个 App , 而另一名用户则喜欢关闭其他 App , 不喜欢同时运行多个应用程序 , 这就形成了两种比较极端的情况 。那么我在进行下方实际体验情况时 , 将会偏向后者以尽可能保证变量相同 。
实际体验咱们也分成两部分 , 首先第一部分为日常轻度使用的体验 , 比如我在 word 上写这篇文章的时候 , 风扇仅维持在其最低水平 , 即 1300 转 / 分钟左右 , 可以理解为「静音」状态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3007-10.jpg)
文章插图
接下去就是在 bilibili 上观看 1080P 的视频 , 风扇同样维持在最低水平 , 也就是我们可以说的「静音」状态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3959-11.jpg)
文章插图
身为一名和计算机相关的专业 , 码代码便成为了日常的刚需 。这里使用 PyCharm Professional 运行一个非常小型的博客 Django 项目 , 并使用 Chrome 进行测试浏览 。此时风扇会先突然飙升到 5000 转 / 分钟 , 随后在 1 – 2 分钟内回归到 2000 转 / 分钟的水平 , 接近「静音」状态 , 但只能听到比较小的风扇声 , 除非在比较安静的室内 , 否则也可以被认为「静音」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3L1-12.jpg)
文章插图
以上就是我在撰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所能想到的 3 个日常使用场景 , 如大家有其他想要了解的普通场景 , 就请在评论中告诉我 。
那么在一些高负载测场景下 , macOS 下无非就是视频剪辑 , 主流的在 macOS 下的视频编辑软件有 Final Cut Pro X , Adobe Premiere Pro 还有达芬奇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22F-13.jpg)
文章插图
但是对于刚从 Windows 转过来的我 , 目前仅对 Premiere Pro 比较熟悉 , 因此在这里我们在 Premiere Pro 中将一段长约 30 分钟的 4K 30FPS , 原大小在 1.56GB 的视频导出为 H.264 编码 1080P 的视频 , 总共用时约 30 分钟左右 , 可谓是 1 分钟换 1 分钟了 , 供大家参考 , 在以后我熟悉其他的视频剪辑软件后 , 会继续为大家带来相关的数据 。
![Windows步入macOS初体验——2020款MacBook Pro 13主观体验评测](http://img.jiangsulong.com/220419/023414MV-14.jpg)
文章插图
在某些特定的环境下 , 可能也会有一些简单的游戏需求 , 那么对于一款 13 寸且只有核显的 MacBook Pro 来说 , 也算是一种高负载的场景了吧 , 在我以前看到对于第 10 代 CPU 的核显的理论测试 , 其性能约等于一张 NVIDIA MX 150 的显卡 , 我曾经有使用过小米笔记本 Air 13 , 其搭载了一张低功耗的 MX 150 显卡 , 运行 GTA 5 并以 1080P 全最低画质运行也能跑到 60 FPS , 虽然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遇到发热而导致降频 , 但至少整体还是处于能玩的水平 。但是在 MacBook Pro 13 中 , 我们在 Boot Camp 的 Windows 下却并不能达到这个水平 , 只有将分辨率调整至 720P 才能较为流畅地运行在 45 FPS 左右 , 一段时间后还会自动限制在 30 FPS , 不仅掉帧 , 而且在在 720P 下的游戏体验几乎就没有了 , 属于不能玩的水平 。
推荐阅读
- windows 10 下docker布置nginx+php环境,用宿主WEB目录负载均衡
- Windows常用管理命令详解
- Windows server cmd批量导入AD域用户
- Android端微软远程桌面应用更新:全面支持Windows虚拟桌面
- 新版Windows10 对USB输出控制的更改
- windows操作系统的包管理工具-巧克力Choco,安装JDK不再登录
- 苹果|新款MacBook Pro音质对比N款Windows本:买苹果的理由又多了一个
- windows键盘对应mac快捷键?mac的windows键?
- macOS换用ARM来势汹汹!Win10 ARM失败在哪里
- Windows Server 2016 AD中新建组织单位、组、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