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茶叶品质 。石阡苔茶 , 又名苔子茶 。有性系 。植株灌木型 , 树姿多半开张 , 分枝密 , 叶片呈水平状着生 。其特性是:芽叶生育力强 , 持嫩性较强 。春茶萌发期一般在2月中旬 , 一芽三叶盛期在4月中旬 。产量高 , 每亩可达340kg 。春茶一芽二叶干样约含氨基酸2.6%、茶多酚27.2%、儿茶素总量18.1%、咖啡碱4.9% 。适制绿茶 , 其产品滋味醇、芽叶色泽绿润、叶肉肥厚 , 外形扁平尚直有毫 , 耐冲泡、冲泡时叶芽竖立 , 茶汤黄绿明亮 , 滋味醇厚爽口 , 栗香显露 , 叶底嫩绿明亮 。石阡县独特的地理环境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石阡苔茶的种植提供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 石阡苔茶的水浸出物、氨基酸含量均高于普通茶叶的水平 , 芳香物质含量丰富 , 咖啡碱较低 , 而且富含锌、硒等有益物质 , 造就了石阡苔茶独特品质特征 。
良好的生态环境 。石阡温泉群风景名胜区内自然环境和生态环境良好 , 景区内森林覆盖率达70%以上 , 特别是佛顶山景区自然环境和原始生态环境保护完好 。境内有珙桐、银杏、红豆杉、鹅掌楸、野茶树、香果树等国家保护野生植物 , 且盛产中草药 , 是生态、生物多样性的天然博物馆 。
较高的经济价值 。石阡苔茶持嫩性好 , 嫩绿、绿润、春季无紫芽、芽头不易散脱 , 这些特性都是做高档绿茶最理想的品种;石阡苔茶生长发芽整齐、直立向上、分枝紧凑 , 便于采摘 , 适应机采 , 抗逆性强 , 适合大规模发展 。石阡苔茶已成为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 , 成为促进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的新增长点 。
品牌保护
2007年9月 , 《石阡苔茶》(产品标准文本)通过了贵州省茶叶及标准化专家现场评估审定 , 11月5日省质监局正式发布实施 , 成为石阡县第一个省级产品标准 。2008年2月 , 该县申报的石阡苔茶生产示范项目被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列入全国第六批农业标准化示范项目 , 这是贵州省唯一覆盖全县范围的示范项目 , 也是铜仁地区唯一的茶叶示范项目 。2009年 , 石阡苔茶在京通过专家审查组答辩 , 石阡苔茶成功申报国家地理标志(原产地)保护 。石阡苔茶是铜仁地区的第4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
石阡苔茶工艺特点
古老茶乡石阡 , 茶叶生产历史已有数千年 , 这也使石阡人累计了丰富的做茶经验 。在采摘标准上 , 分为一芽一叶或一芽二叶 。石阡苔茶的制作工艺分为传统手工型和工艺改良型 。
传统工艺:(全手工制作)杀青做形→摊凉→做形→干燥→烘焙足干→提香
改良工艺:杀青→摊凉→理条做形→摊凉→做形→摊凉→烘焙足干→提香
标准化示范项目
标准化示范项目的建立 , 有利于发展优质茶园、促进茶农增产增收;有利于获取优质原料、生产加工优质产品;有利于宣传打造石阡苔茶品牌;有利于申报石阡苔茶各种荣誉称号;有利于提升茶叶企业知名度;有利于争取国家更大支持 , 进行茶区山水田园路综合治理 , 助推生态农业建设 。
产业发展目标
全县茶园面积力争到2015年达到30万亩 , 其中苔茶面积发展到15万亩 , 认证有机茶园面积达到10万亩 。建设有机茶或绿色食品茶专业乡10个 , 有机茶或绿色食品茶专业村50个 , 把石阡建设成为全省乃至全国重要的有机茶、绿色食品茶生产基地 , 使茶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重要的特色优势产业 。
推荐阅读
- 我市18家茶企准用六安瓜片地标专用标志
- 产品爆单文案,高手都是这么写的
- 嵊州特产辉白茶将申请地理标志产品
- 认监委解读新版有机产品认证实施规则
- 安徽,石台富硒茶地标保护产品申请获受理
- 六安瓜片地标保护产品专用标志7日授牌
- 晴隆茶酒获贵州省级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书
- 银川八宝茶下架,说明书配料与实际产品不符
- 厦茶,海堤系列产品助推大红袍产业健康发展
- 我国有机产品认证新规则3月1日起已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