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核员是做什么的 过程审核( 二 )


(2)介绍审计的目的 。
介绍本次审核的目的 , 如评估潜在供应商 , 批生产前批准新产品的生产过程 , 定期审核批生产过程等 。
(3)介绍审计时间表 。
介绍日常审核区域、日常问题沟通会议时间、上次会议时间等 。 , 以便被审方心中有数 , 做出相应的陪审团安排 。
(4)介绍评审团 。
介绍相关部门的评审员 , 同时感谢被审核部门的配合和支持 。
(五)其他内容
除上述内容外 , 还可以考虑引入对被审核部门的要求 , 如一周内反馈纠正措施 。还可以介绍一下后续复习的计划等等 。具体审计人员可根据实际情况安排 。
最后 , 还可以请领导做总结发言 。
(6)过程审核通知
如果过程审核的频率比较高 , 被审核方对审核过程非常清楚 , 那么可以考虑用过程审核通知单代替第一次会议 。毕竟召集这么多协调人和相关部门领导开会不是那么容易的 。
结论:
召开过程审核第一次会议 , 可以使审核显得正式 , 也可以使被审核方感到紧张 , 从而使被审核方更好地配合审核 。
第一次会议结束后 , 审核正式开始 。
在上一篇文章中 , 黄啸先生介绍了审计准备的重要性 。如果做了充分的审核准备 , 那么审核就可以按照审核准备的内容一步步进行 。
当然 , 一些有经验的审核员可能不会花很多时间来准备审核 , 因为VDA6.3问卷对他们来说已经很清楚了 , 审核的时候自然就能唾手可得 。
实施审核时需要注意哪些关键点?黄小姐认为有以下几点:
任何人被别人指指点点 , 都会有些抵触 。所以在审核中发现问题的时候 , 一定要冷静的告诉被审核方是什么问题 , 违反了哪个标准或者VDA6.3中的哪个问题 , 尽量说服被审核方 。
审计时 , 建议随身携带一份VDA6.3调查表 , 以便向被审计方说明审计问题违反了VDA6.3的哪一条要求 , 同时促进被审计方对VDA6.3的了解 。
问问题的时候不要说“我觉得这是个问题”或者“我觉得这是个问题” , 因为太主观了 , 问问题一定要有理有据 。
提问时 , 一定要当场和陪审团说清楚问题是什么 , 而不是事后再告诉陪审团 , 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会 。每天审计结束时 , 可以花一点时间和被审计方一起开一个总结会 , 把当天发现的问题全部整理出来 。
如果在审核过程中发现严重问题 , 可以考虑停产 , 或者让被审核方制定应急措施 。
当发现问题时 , 被审核方可向审核员求情 , 应婉言拒绝 。
审计中可能会出现各种突发情况 。由于这个原因 , 黄啸先生不能逐一给出建议 , 审计师需要随机应变 。新审计人员往往觉得做好审计工作很难 , 但其实世上无难事 。重复多了 , 失败多了 , 自然就不难了 。
最后 , 我分享一个台湾著名国学大师曾仕强教授的小故事 。曾教授在国外时 , 一个外国人问他什么是“神力” 。他二话没说 , 找了一盘花生和一双筷子给老外夹 , 老外一个个掉了 。曾教授拿起筷子 , 把花生一颗一颗地放进嘴里 , 说:“这就是神奇的力量 。”事实上 , 世界上并不存在魔力这种东西 。多重复几次 , 自然就有魔力了 。过程审计不就是这样吗?
审核后 , 有必要对被审核过程的过程能力进行评价 。
(1)过程审核问题清单
审计后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审计中发现的问题整理成问题清单 。下图是黄啸先生列出的问题清单 , 供你参考 。
在描述问题的时候 , 最好把标准的要求和实际情况写清楚 , 这样问题的描述会更合理 。
描述完问题后 , 判断问题是否不符合VDA6.3的要求 , 并在列表中填写VDA6.3问题的数量 。
根据问题不符合VDA6.3要求的程度 , 对问题进行评分 , 评分标准如下图所示 。
(2)vda 6.3题的评分
问题清单做好之后 , 你可能会发现有很多审计问题不符合一个VDA6.3问题的要求 。此时取这些审核题的最低分作为VDA6.3题的分数 。有关详细信息 , 请参见下面的示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