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过去了,她凭什么还是中国第一?( 二 )


随便一集打开 , 满屏都是“爷青回”“泪目” 。

为何?
答案全藏在那每一帧里 。
咱们从头说 。

那时的国产剧到底有多“穷”?
如今的国产剧 , 部部号称“大手笔” , 可效果呢?
四个字:不忍直视 。
而拍四大名著时 , 恰恰相反 。
穷到了极致——
没钱 , 没设备 , 没技术 。

《西游记》全剧组只有1台摄影机 , 一个完整的镜头要拍上五六次 。
特效 , 全靠剧组人员辛辛苦苦磨出来的 。
为了营造“仙气”缭绕的效果 , 工作人员只有不停地摇干冰瓶 。

拍龙宫 , 就在镜头前放一个鱼缸 。

天宫漫步 , 就靠滑板 。

飞行镜头怎么办?
【|30年过去了,她凭什么还是中国第一?】一开始 , 剧组自制了一台土升降机 , 可既危险又不实用 。
后来 , 听说港台剧组有“吊威亚” , 杨洁导演便带着摄像跑去“偷师学艺” 。
就这样 , 边拍边摸索 。

可 , 技术不够先进 , 钢丝粗了会穿帮 , 选得太细 , 会有危险 。
因为不够专业 , 摔下来就成了家常便饭 。

每次拍摄结束 , 几位演员互相调侃:“看 , 这次我们又没有摔死 。 ”

因为经费不足 , 为了节约人工 , 一人可以分饰多个角色 。
闫怀礼除了扮演沙僧 , 还出演了太上老君、牛魔王、千里眼等多个角色 。

“老戏骨”李建成出演了太监、和尚、九灵元圣、妖魔鬼怪等20多个性格迥异的角色 。

重要的当然不是一人分饰多角 。
而是 , 演什么像什么 。
最穷的时候 , 拍到一半没钱了 , 有人建议就此结尾算了 。
但杨洁还是坚持到底 , 忍痛将原本30集的剧情 , 缩减到25集 , 才完成了这版《西游记》 。
可就这短短的25集 , 一拍就是6年 。

因为拍摄时间太长 , 有人举报剧组借机游山玩水 。
央视组成调查组实地探访 , 才发现实在是太苦了 。
临走留下话:“来了才知道你们这么辛苦!条件太差了!”
央视的一位制片人特地为剧组拉来了三百万的投资 , 并义务出演了蜈蚣精(七个蜘蛛精的义兄) 。
到了其他三部的拍摄 , 虽然投资有所增加 , 但费用都用在了刀刃上 , 至于其它则能省则省 。
《红楼梦》剧组的伙食费是7毛一餐 。

剧中不少美味佳肴 , 看着栩栩如生 , 但其实都是用肥皂刻的 。

演员吃不饱 , 又不能吃桌上的饭 , 只能偷个蜜枣垫垫肚子 。
《三国演义》剧组平均片酬180 , 主演们拿到的工资也只有200元左右 。
四人一间的简陋住房 , 唐国强甚至住过两块五一天的床位 。

伙食差更是出了名的 , 不少演员 , 只能提前预支薪水 。
因为伙食不好 , 甚至发生过啼笑皆非的一幕 。
一次 , 饰演刘关张三人的演员实在嘴馋 , 就跑到老乡的玉米地里偷玉米 。
结果被逮了个正着 。
二弟三弟撂下大哥 , 撒腿就跑 , 身无分文的“刘备”被扣下 , 最后还是“曹操”带着钱赎回了人 。

虽说如今当故事听起来时会心一笑 , 却可见当时诸多心酸 。
可是 , 如今某些高薪酬的艺人带来的是什么呢?
一成不变的表演方式、没有字幕听不清的台词功底、大量抠图替身 。
讽刺 , 悲哀 。

那时候的国产剧到底多有“耐心”?
虽然穷 , 但那时的国产剧真真将“耐心”发挥到了极致 。
导演王扶林为了拍《红楼梦》 , 光准备就准备了一年 。
他读原著、论文和所有解读 , 并写了一本总结《导演阐述》 , 包括对每个人物的分析 , 前情回顾 , 性格特点等 。
读完研究完 , 他也成了一名“红学专家” 。

等到选角 , 先从几万人里挑了153名演员 , 再请来一大批顾问 , 进行指导 。
顾问团全是文化届的大师 。
朱家溍、沈从文、启功、吴世昌、周扬、周汝昌、杨乃济、曹禺……

每一个人都尽心尽力 , 而且没要一分酬劳 。
彼时 , 《红楼梦》采用“忠于原著 , 妙于剪裁”的改编原则 , 要求红学专家们严格把关 。
精益求精到什么地步呢?
编剧周岭写“优先放了外任” , 被批 , 该是“仅先放了缺”才符合习惯 。
“瓦败冰消”不妥 , 要改为“瓦解冰消” 。
一字一句 , 字字斟酌 。
快80岁的“红学泰斗”周汝昌 , 每一集的剧本都要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