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这个让巩俐都迷恋的美少年,突然走了( 三 )

有点花瓶 。
既卖脸 , 又卖肉 , 甘当小奶狗 , 苦做痴情郎 。

加斯帕德并不希望止步于此 。
虽然越来越红 , 但他对自身的处境十足清醒:
光凭美貌不足以支撑一个演员立足 。
他甚至不愿意去出演那些过于单薄、工具化的角色 。
而是期待一个能继续挑战自我的难关 , 挖掘自己更多的可能性 。
他开始减少接片量 , 开始尝试不同风格的表演 , 即使是一些比较小众的影片 。
比如 , 出演小众文艺片《最后一天》 。
饰演一个处于各种情感矛盾中 , 渐渐被压垮的温柔少年 。

出演了大导演的短片集《巴黎 , 我爱你》 。
饰演一个邋遢古怪 , 话痨又呆萌的工厂青年 。

出演文学巨匠杜拉斯同名原著改编的《抵挡太平洋的堤坝》 。
练出了壮实臂膀 , 变身狂野粗汉 。

而最重要的一部作品 , 则是出演尺度爆表的传记电影《圣罗兰传》 。
加斯帕德饰演时尚界巨人、知名设计师伊夫·圣·罗兰 。
开拍前 , 他大量阅读资料 , 一遍又一遍地观摩相关纪录片 。
揣摩人物的姿势和表情 。

模仿他那不易重现的温柔声调 。
要求自己在每一个细节上都符合原型 。

为了更接近圣罗兰消瘦的身型 , 加斯帕德更是减重11公斤 。
当片中的他全裸着从更衣间走出 。
那份阴郁脆弱又附带妩媚的神情 , 从外形到气质都仿若圣罗兰本尊附体 。
所谓不疯魔 , 不成活 。
加斯帕德凭借用心的准备 , 传神的表演 , 让所有看过影片的人过目难忘 。

该片最终入围了戛纳电影节主竞赛 , 并提名了第8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外语片 。
不过 , 没有给加斯帕德一个演员殊荣 , 实属可惜 。
而真正得到奖项的认可 , 则是在加拿大天才导演泽维尔·多兰拍摄的《只是世界尽头》里 。

这部影片中 , 加斯帕德又再次增重 。
改换成一个颓废、憔悴的形象 。
导演多兰的镜头常常无限贴近加斯帕德那张已经显露沧桑的脸庞 。
凝视他细微神情的同时 , 感受着他这些年的改变与不变 。

最终 , 这部在艺术上充满创新精神的电影 , 获得第69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大奖 。
而加斯帕德 , 也从凯撒电影奖的最佳新人升级为最佳男主角 。
从此 , 法国影坛又多了一位才貌双全的影帝 。


忠于自我
为了能有机会尝试更多角色 , 加斯帕德放弃了很多 。
比如放弃好莱坞投来的橄榄枝 。
特别是在《少年汉尼拔》走红之后 , 他几乎停摆了一年多的时间 , 极少曝光 。
对此 , 他表示自己不想受到工作的限制 。
「我需要让生活和工作保持点距离 。 我希望在不同的拍摄工作之间有个喘息的空间 , 我想回去过点普通人的生活 , 好好透口气 , 然后再重新投入工作 。 」

同时 , 他也不想被戏路限制 。
不愿约束在单一类型的角色中 , 成为迟早会被遗弃的花瓶 。
他曾对记者说:
「我要在商业片和文艺片中间寻求平衡 。 随着年龄增长 , 我并不反对有越来越多的成熟硬汉角色来找我 。 但我更愿意去接触那些深邃的 , 有些伤感的角色 。 即便他们属于小众 。 」
不受制于标签和定义 , 这是加斯帕德自始至终的坚持 。

他曾与好莱坞大导演马丁·斯科西斯合作过一部广告片 。
片中 , 在镁光灯交错闪现的媒体记者会上 , 加斯帕德丢下一句:
「I’m not going to be the person I’m expected to be anymore.」
我不想再照着别人的期望走 。
说完 , 便扬长而去 。

这句话 , 就像是他对自己说的一样 。
他逃开了那些狂热的追逐 , 只为能回归自我 。
加斯帕德有着自己独特的品味 , 专注于自己喜欢的事情 。

他喜欢那些充满艺术创造力 , 内涵深刻的电影 。
有一次 , 他曾公开表示自己非常钟情侯孝贤的电影 , 尤其是《千禧曼波》 。
还坦言因这部电影爱上了舒淇 。
或许 , 他还渴望着再与华语电影人合作一次 。

只可惜 , 如此潜力无限的好演员 , 却不幸英年早逝 。
生命停止在了短暂的37岁 。
这既是法国电影业巨大的损失 , 也是全球影迷难以接受的遗憾 。
好在 , 我们还能在过去的银幕里 , 继续怀念加斯帕德·尤利尔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