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泉|要不是潘粤明与袁泉联手,我真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牛的刑侦电影( 三 )


“你一定要去查这这个案子 。 查 , 你会对不起自己的感情;不查 , 你会痛苦很久 , 痛苦的是你作为刑警的人格尊严 。 ”
于是 , 我们见证了一个一开始看见血都会吐的半吊子刑警 , 一点一点地变成熟 。

在这过程中 , 他的心理承受了巨大的压力 。
利用女友抓捕女友的父亲 , 还不能让她知道 , 这个任务并不轻松 。
所以他哭着说:“这辈子不谈恋爱 , 下辈子不当刑警 。 ”
除了这条线 , 影片还有一条线 , 那就是刘云的话剧创作 。

《蓝色爱情》可以说是霍建起所有影片中叙事最为复杂的一部电影 , 叙事结构突破了单线叙事 , 发展为破案侦查和舞台行为两条线索 。
前一条中 , 刘云是邰林的利用对象;后一条中 , 邰林是刘云艺术实验的合作者 。
刘云的情绪是通过莎翁式的心灵独白方式呈现的 。
在戏剧舞台的光效下 , 刘云的独白和奥菲丽亚式的独白显得无比地纯洁、美丽与孤独 。

对艺术的痴迷 , 对爱情的怀疑 , 对母亲病情的担忧……这一切都让刘云痛苦 。
用袁泉饰演刘云一角的高明之处又出现了——
袁泉是一位极优秀的话剧演员 , 《琥珀》《电影之声》《暗恋桃花源》《简·爱》《活着》……
早在2007年 , 袁泉就入选了《中国话剧百年名人堂》 , 并把中国戏剧表演艺术的最高奖拿了个遍 。

《蓝色爱情》这种“片中片”的方式 , 与《法国中尉的女人》、《卡门》和《人·鬼·情》《滑动门》等影片结构非常类似 , 两条叙事线彼此交织 , 互相支持解释 。
刘云在舞台上的话剧表演是影片的抽象哲理线索 , 不仅具有同步提示现实情节进展的作用 , 还承担了解释剧情和点明影片主题的作用 。
比如刘云说:“这个世界就是人的一件艺术品 , 每个人都是艺术家 , 每一天都能写进艺术史 。 我们永远互相配合 , 彼此生活在对方的艺术作品之中 。 我们最终要说的是 , 谢谢合作 。 ”
“可行为是过程不是结果 , 我们永远无法逃避最后的结果 。 ”

这些语句很好地对应了影片的情节设置和主题——寻找 。
这寻找是寻找马白驹 , 寻找父亲 , 寻找爱情 , 寻找真相 , 同时也是寻找这个过程本身 。 最后可能什么都没找到 , 但寻找依旧重要 。
影片结尾 , 邰林破了案 , 刘云得知了自己的身世 。
她攀上大桥 , 跳了下去 , 邰林又一次试图救她 。
不过等他跳进了江里 , 却发现刘云不过是在表演另外一个行为艺术——
蹦极 。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啊哈哈哈 , 看到这里我都要笑死了 。
虽然我知道不应该笑 , 但真的好好笑啊哈哈哈哈 。
而且最后刘云还因为扰乱公共秩序被拘留了五天 , 更好笑了啊哈哈哈哈 。
影片就这样结束了 。

《蓝色爱情》是一部具有鲜明类型意识和商业外形的作品 , 又好看又有深度 。
除了剧作上的匠心独运外 , 影片在色彩和意象的使用上也花了不少心思 。
色彩上 , 影片将现实冷峻与温情怀旧两种截然不同的基调巧妙架构起来 , 主调是蓝灰色 , 凄迷冷艳又压抑无奈 。
片中出现了好几次的桥头场景 , 看起来都灰蒙蒙的 , 非常压抑 , 预示着人物关系正经历着巨大的波动 。
而在马白驹被抓时他的回忆中 , 色调又非常温暖 , 这象征着过去爱情的纯粹 , 与刘云和邰林在爱情中的互相折磨猜忌形成了对比和呼应 。

意象的使用上 , 有一个小细节很有意思:
刘云浇花时任由花洒里的水肆意漫溢出来 , 像是摆不脱的身世之谜无时不刻地在提醒她 , 这增添了角色飘零感 。
说句题外话 , 如果长得好看要以身世坎坷为代价的话 , 那我也愿意 。

其实类似《蓝色爱情》这种文艺气息十足又有卖相的电影 , 在新千年以来几乎很少能够在大荧幕上看到了 。
不知道是创作水平退步了 , 还是所谓的垃圾观众不达标了 。
【袁泉|要不是潘粤明与袁泉联手,我真不知道中国还有这么牛的刑侦电影】当初的俊男靓女如今也都成了妥妥的实力派 , 再看看如今靠着资本吃饭 , 没有颜值没有演技的新人们 , 只能叹息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