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脉|非刚需、不出圈,脉脉成不了下一个领英( 三 )


而脉脉的招聘 , 张智认为也有提升空间 。 “脉脉如果打算把招聘作为主要业务 , 在简历管理等功能上还有细化的空间 , 比如做简历管理、知识沉淀 , 脉脉可以完善这部分 , 做成小型猎头公司的作业平台 , 这样双方生态捆得更紧一点 。 ”
至于脉脉能不能接住领英让出的用户 , 这要看其运营能力和用户匹配度 。 目前来看 , 在脉脉上活跃的外企员工、金融从业者并不多 , 脉脉能不能搭建适合他们的土壤 , 还有待验证 。
低频、非刚需、不出圈 , 脉脉前景何在?总结下来 , 脉脉是一个靠职场社交吸引用户 , 其中的匿名社交维持用户活跃度 , 靠招聘、广告等企业服务赚钱的互联网平台 。 它从C端拿到流量和用户的职业资料 , 在B端满足企业广告展示或招聘的需求 , 这一商业模式业内人士认为是成立的 。
但也有几大问题一直困扰着脉脉:职场社交非刚需 , 求职招聘是个低频需求 , 导致脉脉上的用户活跃度低;匿名社交风险大;用户群体局限 , 增长乏力 。
资深产品经理判官认为 , 线上职场社交就是个伪需求 。 “在脉脉上关注某个人或加了好友 , 就叫社交连接吗?现在加上微信都不代表什么 , 实际上脉脉就是个职场版的Facebook , 没什么深度链接 。 ”再加上 , 普通人求职更是一个非常低频的需求 , 正是因为低频 , 脉脉上的用户活跃度并不高 。
用户秋秋是一位媒体工作者 , 她开通了每个月68元的脉脉会员 。 在她看来脉脉能解决她需要精准地找到某个人的核心需求 , 但用了大半年她发现 , 她发三四十个好友请求最终可能有两三个人通过好友 , “运气好的话一两天之内有个别人回复 , 长的话三个月、半年通过好友的都有 , 我遇到过8月发的消息 , 12月才收到回复的情况 。 ”
所以她只能用人海战术找人 , 而这仅仅靠会员权益满足不了 , 还得继续充值获取加好友权限 。 根据会员规则 , 她每次需要至少花120元 , 再买100个加好友的机会 , 等于加一个好友的花费是1.2元 , 加上会员费 , 她有时候在脉脉上一个月要花近200元 。
互联网从业者斐琪则因为花了钱还没找到想要的人 , 放弃了使用脉脉 。 “不开会员的话 , 一天只有几次给人发消息的机会 , 搜某个行业或某个职业的人完全不显示对方的信息 , 花68元开了会员之后 , 发消息也得不到响应 。 我开了一个月的会员 , 最后也没联系到需要的人 , 它层层设置就是诱导充值、续费 , 收完钱之后不保证效果 , 找人全靠运气 。 ”

来源 / pexels?
另外 , 在人群上 , 脉脉的主要用户是互联网科技圈的人 。 在判官看来 , 抓住这个人群是好事 , 但未来要想提高天花板 , 它最重要的事情是要破圈 。 “这样下去它只是一个互联网行业的‘微博’ , 就像豆瓣扣上一个文青专属的帽子 , 很难出圈 。 ”
不过 , 这样的观点只是一家之言 , 在互联网圈 , 有以用户基数大为代表的微信、淘宝、抖音 , 也有用户群体垂直的B站、知乎 , 调性不同 , 模式各异 , 企业各自都有生存空间 。
在扩大人群上 , 脉脉也曾经历过不少坎 。 2014年 , 微博指控脉脉恶意抓取用户数据 。 微博给脉脉两个选择:停掉接口 , 或者共享用户数据 。 后来脉脉败诉 , 赔偿200万 。 与微博的“分手” , 让脉脉失去了一大流量池 。
有人会说 , 脉脉的匿名爆料功能为其贡献了很大的日活 。 判官也认可这一观点 , “用户有匿名吐槽和看公司八卦的需求 , 这也几乎让脉脉变成一个职场吐槽吃瓜平台 , 但匿名的内容很容易催生负面情绪、谣言等戾气很重的东西 , 是一个并不太体面的功能 。 ”
脉脉也曾因匿名版块而招致麻烦 。 2018年7月 , 脉脉匿名版块被监管部门责令关停一段时间 。 此外 , 脉脉还经常因为一些负面的匿名爆料而被发律师函警告 。 有报道显示 , 在脉脉上 , 活跃用户中来自百度的占比超过30% , 百度内部甚至一度禁止员工用脉脉 , 虽然后来解禁 , 但脉脉的用户增长瓶颈仍然存在 。
所以 , 一直以来 , 业内人士都评价“职言”功能既是脉脉增加用户黏性的手段 , 也是埋在其内部的一颗雷 。
判官提到 , 互联网产品的核心考量点就是刚需、高频和标准化三个问题 , 脉脉的职场社交功能非刚需 , 求职招聘功能低频 , 如果用户基数和日活提不上来 , 它的生意始终是个小市场 。
互联网从业者元若认为 , 脉脉上的人群质量很高 , 但就是没办法利用起来 , 这么多高质量的人放在一起却浪费了 , 匿名爆料只能当热闹看看 , 平台需要一些干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