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浩东|演员周浩东,27岁上北电,养父是他前行路上最大的支持( 三 )


有一天 , 父子俩去爬山 , 在半山腰时发现了一块果园 , 果农们正在疏苹果 。

只见果农们把一个个小苹果疏下来 , 只留少许的在树上 。
一旁的周浩东觉得十分可惜 , 有些不解 , 养父解释道:
如果把苹果都留在树上 , 整颗树的营养就会不够 , 最后苹果只会长得又小又涩 。

只有疏掉一些长得不好的苹果 , 留在树上的苹果才会长得又大又红 。
见周浩东若有所思 , 养父继续说道:
其实人也一样 , 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 如果对任何事都有兴趣 , 那可能一件事都做不成 。
只有在自己最擅长的地方下功夫 , 才可能取得最后的成功 。

说完后 , 养父没有再说什么 , 继续有说有笑地爬山 。
但养父的这一悉话 , 却令周浩东辗转反侧了大半宿 。
他马上就要高考了 , 以他现在的成绩 , 如果不好好规划 , 最后可能真的考不上大学 。
那段时间 , 他经常一个人独自苦苦思索 , 养父也没去问他 。
半个月后 , 周浩东主动找养父了 , 他说:
爸爸 , 我发现我最感兴趣的还是音乐 , 我喜欢唱歌 , 也喜欢和您一起唱歌 。
1984年 , 周浩东考上了四川音乐学院声乐系 , 他在这里度过了四年时光 。

毕业后 , 被分配到了一个文工团 。
新人进单位 , 一般都要经历一段小透明时期 。
在文工团 , 不管是演话剧还是演歌剧 , 他永远都是背景板 , 偶尔有一两句台词 , 那都是求之不得的好机会 。
而这显然不是周浩东想要的 , 他一度有些消极 。
养父也发现了周浩东情绪不对 , 当他了解了原委后 , 又鼓励他说:
做人不要太浮躁 , 如果有不顺心的事 , 都当是磨练了 。

闲暇时 , 他拉着周浩东一起去游泳 , 去爬山 , 周浩东的心情好了不少 , 却是治标不治本 。
有一次 , 周浩东在表演歌剧《青稞王子》时 , 被台下的一名北电老师看中 , 给了他一个特招名额 。
但刚刚结婚不久的周浩东 , 谢绝了这份好意 。
这名老师却锲而不舍 , 连续好几年联系周浩东 。
那几年 , 《红高梁》《芙蓉镇》《大红灯笼高高挂》等优秀影视剧层出不穷 , 影视行业焕发着前所未有的生机 。

1991年 , 在经历了一段失败的婚姻后 , 在养父的鼓励下 , 周浩东决定再启程 , 去北京学习 。
那一年 , 周浩东已经27岁了 。 在北电 , 他属于大龄学生了 , 但在养父心里 , 他还是一个刚出门求学的大学生 。
他每个月还是会给周浩东寄生活费 , 过年过节还有额外的过节费 。
担心周浩东在北京吃不习惯 , 他和老婆时不时会寄一些四川的特产到北京 。
哪怕和养父母相隔千里 , 但周浩东还是感受到了他们浓浓的爱 , 距离并没有让亲情阻隔 。

周浩东能做的 , 就是每个寒暑假都尽量回去看看 , 哪怕经常站十几二十个小时 , 他也乐意 。
在那个家里 , 他能感受到温暖 , 他能积蓄能量 。
你养我小 , 我养你老有一天 , 养父在电视上无意中看到了周浩东的身影 , 他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 儿子居然上电视了?
第二天 , 养父凌晨三点多起来看重播 , 发现还是像自己的儿子 。
天亮后 , 他赶紧给儿子打电话 , 询问电视中的演员是不是他 。
在得到肯定答复后 , 养父激动得差点跳起来 。

下午散步时 , 养父特意去人多的地方 , 把周浩东演电视的消息告诉邻居们 , 叮嘱他们一定要看 。
邻居们也高兴 , 纷纷表示晚上一定看 。
养父担心邻居们忘记 , 在开播前 , 还一家一家打电话通知 , 结果那个月的电话费莫名多出了许多 , 但架不住养父高兴啊 。
父母就是这样 , 儿女们取得的一点成绩 , 在他们那里都是天大的骄傲 , 也是他们向同龄人炫耀的资本 。

毕业后 , 周浩东决定留在北京发展 , 但远在成都的养父母 , 他却一刻都没忘 。
毕业之初的几年 , 他还在租房住时 , 就给养父母在成都买了电梯房 。
养父母老了 , 腿脚也没有从前灵便了 , 却时刻牵挂着远在北京的儿子 。
周浩东一周打一次电话回去报平安 , 把在北京的点滴向养父汇报 。

不忙的时候 , 他还把养父母接到北京来住一段时间 。 偶尔拍戏经过西南 , 他都要抽空回去一趟 。
每次回去不管多晚 , 养父都要等他平安到家后才去睡觉 。 第二天早上起来满眼的血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