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服装的未来在哪里?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和写下|探讨 | 服装业


好久又没来发帖了,最近对中国服装业有深刻的感触,耗时几天呕心沥血写了下来!
为什么我们自己没有一个真正的服装品牌?中国的服装未来在哪里?对于从事多年服装行业的我深刻的感触,所以我觉得应该写点什么,我做了各项调查和资料查阅等、整理,最终写了这篇文章,当你看完会对中国服装行业有了一个非常深刻的了解。
中国服装的未来在哪里?花了几天时间整理和写下|探讨 | 服装业
文章插图


一个14亿的人口大国为何支撑不起一个服装品牌,我查访了各项数据:中国的服装市场有2亿万还多,但最丰厚的利润都在被洋品牌摄取,运动服饰耐克,阿迪占据了超四成市场份额,快时尚领域则由优衣库,zaza, HM三分天下。从女装到男装,从大众市场到高溢价市场,国际品牌占尽优势。借力中国市场优衣库一飞冲天,优衣库市值已突破1000亿美元超越了zaza母公司Inditex,登上了全球服装业老大的宝座。2020年优衣库的中国门店数量也已经超越了日本,除了优衣库外中国市场已经成为诸多海外品牌的核心增长引擎。耐克,阿迪达斯,安德玛等也在国内服装业的一片萧条中实现了逆势增长。中国市场的有力复苏,挽救了高端奢侈品牌的惨淡营收,Moncler,加拿大鹅,Gucci, Prada,Coach, LV,爱马仕等纷纷抓住了中国这根“救命稻草”,加速线上线下布局,中国服装业增速则连续5年下滑,国产品牌更是集体走下坡路,疫情冲击下,2020年我国服装业营收预计蒸发2000亿,规模以上企业全年实现营收入1.36万亿,占GDP之比为1.3%,整体规模缩水11.3%,利润总额为640.4亿元,剧降21.3%,全国规模以上服装企业亏损面高达23.16%。
目前国产服装业的生存现状可谓一言难尽,要么在大浪淘沙中惨遭淘汰,要么偏离服装主赛道。因为我本人是80后,这几十年亲身感受到和体会到服装行业的点点滴滴,在我们80后记忆中的美斯特邦威、以纯、真维斯、佐丹奴、七匹狼等老品牌纷纷陨落,有的渐渐退出历史舞台。我们中国14亿人口支撑起了全球最大纺织服装生产、消费、出口大国,却没有孕育出一个能够享有全球的服装品牌,这不能不让人深思。缺市场吗?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人,就没见过谁光着身子在大街上溜达。缺钱吗?每一波上市潮,都有服装行业的踪影。缺技术和人才吗?事实上中国有全世界最好的服装制造工厂,服装业已经形成了一条贯穿纺织原料加工、产品设计、生产和销售的完整现代化产业链。丰富的原材料供应来源,棉、麻,毛,丝产量大,区域集中,为我国服装行业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中国的服装产业主要分布在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和东南海沿海地区,东部沿海五省,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比如我国知名的纺织服装生产企业:申洲国际、鲁泰纺织、健盛集团等,都是通过给服装巨头(耐克阿迪达斯优衣库等)代工建立的中国产业链,2001年中国加入WTO(世贸组织),恰逢全球纺织制造业中心迁移大潮,中国接棒日本,凭借劳动力等红利,逐渐跃居全球第一大纺织业大国。像一些品牌:杉杉、雅戈尔、七匹狼、柒牌、报喜鸟、太平鸟、美邦等大牌杀出重围,然而上市融资补血后,很多已经变身上市公司的服装企业,并没有专注于主业,纷纷进军“来钱”更快的房地产和金融行业,其雅格尔的董事长李如成曾语出惊人:“什么主业不主业的,赚钱就是我的主业”,有的则涉足新能源领域和投资领域甚至彻底告别服装业务。这些以代加工起家的品牌,始终没能在模仿和输入的同时,探寻出自己的风格。他们拿着卖衣服赚来的大把钞票,怀揣着上市融来的资金,不是“不务正业”就是只知道一味追求门店升级,陈列升级、代言人升级、广告轰炸,都不愿停下来好好琢磨服装设计。目前也就仅存的几家(海澜之家、柒牌等)勉强维持着国民服装的最后一点颜面。可“又土又丑,质量差价格高”的标签早已深入人心,在继续服装主业的企业中,大部分企业为了在市场萎缩以及竞争日趋激烈的环境下生产,也都加大了线上渠道布局,以迎合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的新零售模式开始自救。但是在这种多样化的自救过程中,又有企业未能控制到幅度,新的业务又未能转型成功,最后导致亏损和破产。我国大部分的企业都有一个类似的毛病,成长到一定规模之后,都会安于现状,只想着怎么收割既有利益,很难突破自身,终其原因,服装业巨头们喊着“工匠精神”的口号,赚了快钱后却都纷纷玩起了“不务正业”的花样跨界,真正的工匠精神依靠的是时间于专注的堆积,品牌都是用时间磨练出来的。从创立到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品牌,ZAZA用了41年,GAP用了47年,优衣库用了54年,HM用了69年。无论在品牌定位和商业模式上有多大差别,这些品牌一个共同点都是,数十年如一日聚焦于主业。但现实是,中国没有可以让企业慢慢成长的“土壤”,毕竟习惯了赚快钱,尝到了甜头后,资本和企业家都耐不住寂寞。所以也有业内指出“中国消费领域没有品牌,只有贴牌的厂牌”。看到这大家是不是一声叹息,两行热泪,外加三个字“不争气”。但是中国的时尚舆论又一直被海外媒体紧紧控制着,而这些海外媒体于海外快时尚公司合作密切,导致中国服装品牌和本土杂志的生存空间被严重挤压。这也是为什么当“新疆棉”类似的事情发生,中国时尚舆论集体失声的原因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