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用紫砂壶泡茶真的比别的茶具泡出来的茶更有味道吗?(二)( 二 )


矿土从地底挖出来后 , 先需经历风化的过程 , 在解化过程中吸取天地之间的灵气 , 恢复生气 。 陈腐或养土则是在经历过炼泥后 , 在制成陶之前 , 让泥料有时间沉淀 , 恢复自然结合状态 。
这两者 , 对紫砂的亲和力和协调性 , 是至关重要的 。 风化陈腐良好的泥料 , 成品使用后温润坚实如玉 , 发出来的茶汤 , 亦是温雅细腻的 。
砂粒目数 , 一般来说 , 目数低的 , 在协调性 , 清晰度 , 和活性会好些 , 但在浓郁度 , 强度和混合度 , 发挥得可能就有点吃力 。 如泥质好的 , 可以达到茶味清晰协调 , 温雅可口 。 若泥质跟不上的话 , 则会感觉有点茶味不足 。 反之 , 目数高的则透气性稍逊 , 协调性和亲和力有点妥协 , 但发茶力 , 混合度和浓郁度较好 。

其他的如手工成分多会比较协调亲和 , 调砂或加呈色剂或其他添加物 , 也会影响协调性和亲和力 。 但同时却有可能加强发茶力 。 所以 , 某种制程对发茶性的影响 , 得综合的看它对发茶力 , 协调性和亲和力的增减而评估 。 不能说手工成分多就一定好 , 调砂就一定好或不好 , 泥料拼配亦是如此 。

好泥 , 关键要有丰富的砂质 , 坚实协调的结构 。 它所呈现出来的是高雅的质感 , 亲切的手感 , 其发茶性 , 自当优越 。 优越的矿土 , 加上趋于自然的内在结构 , 制程中难免添加干扰 , 经大窑烧透 , 是为珍品 。

六、窑火对紫砂发茶性的影响
窑火 , 是紫砂成品中的一个关键门槛 。 老厂紫砂 , 隧道窑也成了一个把关的重点 , 可以说 , 凡是可以从隧道窑完整出来的壶 , 在发茶优越性上有着一定的保障 。
优质泥料 , 必须结合泥料和窑火 , 泥料好 , 吃火足的壶 , 铿锵润泽 , 这对发茶很重要 , 铿锵代表了泥质结构坚实 , 润泽是弹性 。 两者内外一体 , 是发力自如的必要条件 。
如果窑火吃不足 , 则泥料结构稍微松散 , 这使发茶力发挥得有点涣散 , 对高质量的芳香甘醇物质的提取 , 有一定的影响 , 茶水混合度也稍微逊色 。 这也是老厂壶和其他厂外壶在发茶本质上的区别 。
至于说现在流行的 , 二次低温重烧的壶 , 其结构则更为松散涣漫 , 其发茶性已严重受影响 , 不论是高质量芳香甘醇物质的提取 , 还是协调性 , 或混合度 , 都已不能发挥它应有的功能 , 紫砂发茶的特征亦不显 。
从茶汤品饮感觉来说 , 泥料结构坚实润泽的 , 发出来的茶汤滋味结实 , 韵味悠长 。 反之 , 结构松散的 , 发茶性不足 , 茶汤内部有点“空”的感觉 ,茶味亦稍微混乱味薄 。

七、形制对紫砂发茶性的影响

如果泥质好 , 窑火足 , 形制就成了突出风格的一个控制点 。 综合来说 ,
——壶身高瘦壁薄蕴香;
——方形的中心受力不易 , 如泥质好则可出有层次的中庸韵味;
——扁平茶叶上下受力点多 , 滋味足 , 但香气稍逊;
——圆形壁厚收口汤感浓郁 。
然而 , 按形制来分析发茶性 , 不容易有决定性的结论 。 而且 , 真要细分 , 泡茶时的很多细节 , 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发茶性和茶汤的品饮感觉 , 包括我们如何倒茶 , 用什么茶杯 , 如何喝等等 。 但如果追求到这个地步 , 就会“泥”而沉迷在里头 , 似乎偏离茶道精神了 。
所以 , 形制 , 在发茶作用 , 主要还是在塑造出一个和壶型设计匹配的风格 。 泥质不足的时候 , 方以型稍微弥补缺陷 , 而当拉尽泥和形皆不足以发挥出紫砂应用的发茶特征时 , 也代表了离紫砂发茶渐远了 。
八、泥料种类与茶叶的配合
按泥料适茶 , 可以是个很个性化的东西 , 只要泥质好 , 不管是哪种泥料配哪个茶 , 都会有些人喜欢 , 当然 , 也会有人不喜欢 。 但如果按常规的口味匹配风格 , 则可以此作为参考:
红泥类 ——茶香入汤效果佳 , 香韵显 , 茶汤甘芳可口 , 品好茶可舌面生香 , 颊齿留香 。

·适合香气型乌龙茶 , 如凤凰单丛 , 铁观音 。 泡武夷岩茶也有很好的效果;
·泡熟普的话 , 茶味比较集中 , 会有比较甜的感觉 , 但相对于紫泥 , 稍微单调 。
·泡生普效果一般来说 , 不如紫泥和段泥 。 然而 , 当它往朱泥的方向走时 , 茶汤细腻度会提高 , 适茶性也有所提高 , 泡有点年份的生普 , 效果也很好 。
紫泥类——善于激发两端 。 一方面能有效的提取渗透力强的物质 , 让茶汤更有韵味;另一方面 , 能有效的提取质重物质 , 让茶汤滋味浓郁醇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