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全链条全过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理念

7月24日 , 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在北京举行 , 本次大会以“十四五”远景规划为指引 , 围绕提升产业重组、绿色产业、科技创新、国企改革、对外开放等领域高质量发展等展开了探讨 。 大会由《环球时报》社主办 , 国内多个在高质量发展方面成效斐然的城市代表以及超过百家知名企业、品牌代表以及经济发展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 。
近年来 , 成都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 , 把新思想新理念贯穿于成都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 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与条件、目标与路径 , 借势借力、追赶超越 , 推动城市功能定位、动力体系、营城逻辑、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 。
成都市发改委二级巡视员向进在中国城市高质量发展与国际合作大会上说 , 成都站位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新发展格局 , 把新思想新理念贯穿于成都发展建设的全过程 , 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 , 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 , 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的历史与现实、环境与条件、目标与路径 , 借势借力、追赶超越 , 推动城市功能定位、动力体系、营城逻辑、治理方式全方位变革 。
在高质量发展的征途上 , 成都以建成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 , 厚植高品质宜居优势 , 提升国际高端要素运筹能力 , 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创新体系、城市治理体系 , 打造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中心、世界文化名城和国际门户枢纽 , 提升国家中心城市国际竞争力和区域带动力 。
加速构建“核心+基地+网络”创新发展体系 。 以成都科学城为核心建设创新策源地 , 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要承载区和创新要素加速汇聚地 , 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交叉研究平台、科技创新基地、科教基础设施32个 。
聚焦打造“5+5+1”现代化开放性产业体系 , 构建14个产业链、创新链、要素链、供应链、价值链“五链融合”的产业生态圈 , 建设66个产城融合、职住平衡、交通便利、生态宜居的产业功能区 , 创新编制产业功能区“两图一表” , 创新构建“管委会+专业公司”运营架构 , 在产业功能区内打造若干个集研发、生产、居住、消费于一体的城市新型社区 , 努力破解“大城市病” 。 同时前瞻谋划未来赛道布局未来产业 , 加快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 , 打造最适宜新经济发展的城市品牌 , 实施新经济“双百工程”和梯度培育 , 建立新经济企业服务专员制 。
全面推进“东进南拓西控北改中优”差异化协调发展 。 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 , 着力破解经济、人口规模快速扩张与盆地气候、环境资源双约束日益显现的矛盾 , 以东进、南拓新区新城建设拓展高质量发展的增量空间 , 以北改、中优城市更新优化转型升级的弹性空间 , 以西控绿色发展强化空间适配完善可持续发展的韧性空间 , 调整中心城区管理体制 , 全面实施“三降两提” , 逐步实现了中心城区一体发展、近郊区差异发展、全域均衡发展 。
加快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碳中和“先锋城市” , 着力抓好“四将两提”:推进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四大领域降碳减排、绿色转型 , 提升低碳技术创新和生态碳汇两大能力大力 。
随着天府国际机场通航投运 , 成都成为内地第2个拥有双4F国际机场的城市 , 从而全面提升空铁双港与全球城市的链接水平 , 大力拓展亚蓉欧陆海空联运战略大通道 。
【成都:全链条全过程推动高质量发展新理念】如今的成都 , 正加速推动营商环境政策体系由建体系强基础(1.0版)向全面对表对标(2.0版)、再向坚持问题导向(3.0版)优化升级 , 政务审批服务事项实现100%网上可办、100%最多跑一次、80%以上一窗受理、60%以上全程网办 , 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加快完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