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福士|北外滩来福士城市集市主题街区“时光之门”带你重回“小辰光”

“阿婆 , 白兰花多少钱一朵啊?”“阿婆 , 你怎么不理人啊?”
“这个阿婆‘不太对’ , 好像是个‘假人’!”
开业不到一周 , 北外滩来福士已经成为近期沪上购物中心不折不扣的“人气选手” , 位于地下2层的城市集市主题街区还原了上世纪90年代的上海弄堂 , 成为了很多市民蜂拥前来打卡的主要目的地 。 在这里 , 卖白兰花的阿婆不理人 , 报摊前的老板只顾着埋头看书;但卧室玻璃柜里的大哥大真的是摩托罗拉牌的 , 连“狮子果壳箱”的年纪可能都比你大……
日前 , 采访人员采访了北外滩来福士城市集市主题街区策划团队的核心人物 , 为大家揭秘这道“时光之门”里的真真假假 。
还原上海弄堂场景
自上周六北外滩来福士正式开业后 , 朋友圈里就能频频看到城市集市中对30年前上海弄堂的还原场景 。 市民张先生的太太在朋友发的照片里注意到 , 现场有一个卖栀子花、白兰花的摊头 , 想着最近申城气温持续走高 , 炎炎夏日在衣领别上一朵芬芳馥郁的小花是自小的习惯 , 便给张先生派了一个买花的任务 。
上周日傍晚6点30分 , 张先生排了老长的队伍终于进入了集市 , 在入口处右手边的小超市旁 , 找到了白兰花摊位 。 向阿婆询问了好几次都没有得到反馈 , 直到身旁的顾客尝试着触碰了一下阿婆的手背后 , 发出“假的、假的”的感叹 , 张先生才意识到这只是一尊仿真的人物蜡像 。 “因为阿婆戴着口罩 , 脸部露在外面的部分不多 , 再加上上了年纪的人皮肤本来就不太有光泽 , 所以乍一看就觉得这真的是一位正在售卖白兰花的阿婆 。 这样的人物形象也和周边的场景特别搭 。 ”
采访人员昨天中午再次走访城市集市发现 , 除了“白兰花阿婆” , “阿二头饮食店”旁还站着一位卖茶叶蛋的“老奶奶” , 系着的围裙上印着“上海华丰毛纺厂”等字样;13路车站站牌下的书报摊前坐着一名身着工装的“卖报人” , 背后书架上摆放着的《青年文摘》《读者》等竟然大多是1994、1995年出版的杂志 。
顺着人流一路往前走 , 路过用4块砖头充当拦网的乒乓球桌 , 再往前就看到了以熊猫“盼盼”为主角的第十一届亚运会主题漫画墙 , 耳边刚好响起了《家有仙妻》的主题曲《失恋阵线联盟》 , 恍如隔世 。
描绘怀旧时代画卷
即便是工作日午后 , 城市集市依然人潮汹涌 。 最近 , 商场每天一开业就要启动相应措施 , 对想要进入集市的顾客进行限流 。 工作人员告诉采访人员 , 最夸张的时候 , 排队等候的队伍可以一路延伸至轨交12号线地铁站的入口处 。
大客流、高人气体现了消费者对全新亮相的购物中心的肯定 , 也体现了大家对这一能够触动心弦的沉浸式体验、消费模式的赞赏 。
让采访人员意外的是 , 这个主题街区最核心的主创竟然是一位“90后” , 生于杨浦、在虹口长大的林涛抱着初中时产生的“还原外婆的家”的异想天开 , 最终描绘出了一幅特别的怀旧时代画卷 。
从概念雏形到最终呈现 , 整个街区的筹备时间只有半年多 。 但顾客现场看到的所有布置陈设中 , 至少有60%-70%都是原汁原味的老物件 。 除了部分难以还原的路灯、路牌、变压器是做旧仿制的 , 街区中大到房屋的门、窗 , 小到卧室玻璃柜里放着的摩托罗拉大哥大 , 大多为主创人员自己收集 , 或是在周边动拆迁时保留下来、经过消毒后展示的 , 连街角处的一个“狮子果壳箱”也是林涛专门从无锡的一名收藏者处购买所得 。
而给游客带来惊喜的蜡像 , 也是策划团队为了让市民游客在游览时更有代入感 , 特别请人定制的 。
事实上 , 热热闹闹的主题街区中还隐藏着很多小细节、小心思 , 例如广播中播放的背景音乐都是上世纪90年代热门的港台金曲或是动漫插曲;除了入口处的两处全息投影 , 街区内还有4个代表着上海变迁的动画视频“躲”在门窗后;若是在卧室或“灶披间”静下心来 , 或许你就能隐约听到熟悉的上海话闲聊——这些 , 都是林涛和同事在1994年播出的由潘虹和刘青云主演的电视剧《股疯》中截取的对话音频片段 。
林涛说 , 在筹备过程中 , 整个团队把《股疯》和《七十二家房客》翻来覆去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
主题街区有望扩建
大自然的温度体现在四季交替之变 , 而城市的温度则更多地展现在人文关怀之美 。 本身从事和商业地产相关职业的林涛认为 , 如今商业同质化已经日趋普遍的情况下 , 大家都在不断地思考如何破局 , 但常常会因为经费、装修等问题而束手束脚 , 即使引入了重量级的美陈造景、体验场馆等 , 其实际效果也有待时间的验证 。 反倒是此次主题街区的意外走红 , 让这个土生土长的“上海小囡”意识到 , 城市空间与市民、消费者之间的纽带更重要的还是体现在情感的衔接上 , 触碰到人们记忆中最柔软的部分才能产生更强大的共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