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来啦!有关假期“玩水”安全这些要关注→
山西六名学生黄河边失联 五人已遇难
明天(7月11日)是入伏的第一天 , 一年中最热的日子“三伏天”就要来了 。 三伏天天气炎热 , 很多孩子都会去海边、游泳馆玩水、游泳 。 但需要提醒您的是 , 夏季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 家长务必要加强对孩子的监管和陪伴 , 谨防溺水事故的发生 。
7日的21时34分 , 山西运城永济市公安局110接到群众报案:当日16时许 , 6名放假在家的学生 , 年龄在15岁至16岁之间 , 在城西舜帝坝黄河边玩耍一直没有回家 。 接案后 , 当地立即组织救援 。
接报后 , 永济市立即启动紧急救援响应 。 共组织6支专业救援队、29条船205名专业救援队员 , 调集直升机1架、无人机9台、声呐设备6台、水下机器人1台 , 在黄河滩涂、河道、堤岸两侧进行拉网式搜寻;组织周边镇村干部、民兵等1563人 , 3人一组分成521个小组 , 对事发地点下游河段沿线进行拉网式搜寻 。
文章图片
截至7月9日16时30分 , 共搜寻出5名失联学生 , 均无生命体征 。 剩余最后一名失联学生搜寻工作仍在持续进行 。
预防溺水意外 下水游泳需要成年人陪伴
每年夏季都是溺水事故的高发期 , 隐藏的安全隐患在一次次麻痹大意中吞噬着鲜活的生命 。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 八成以上的青少年溺亡都发生在野外开放性水域 。
中国疾控中心数据显示 , 溺水是造成中小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杀手 。 每年青少年溺亡发生地 , 80%以上是在野外开放性水域 。 预防夏日溺水危险的第一步 , 就是一定要不厌其烦地告诉孩子 , 没有家长或成年人的陪伴 , 绝对不可以私自下水游泳 , 特别是野外开放性水域 。 和小伙伴们相约去泳池或者水上乐园 , 也必须有成年人一起陪同 。
此外 , 儿童溺水高发地远不止河边、池塘、水库等 。 中国疾控中心曾公布不同年龄段儿童溺水发生高危地点 , 其中1岁至4岁儿童主要为脸盆、浴盆和室内水缸;5岁至9岁儿童则为水渠、池塘和水库;10岁以上儿童的溺水高危地点为池塘、江河和湖泊 。 溺水不在于水多、水深 , 只要孩子栽下去呛到了水 , 或水面盖过口鼻就可能导致溺水危险发生 。
安全小提示:游泳圈并非救生设备
关于溺亡事件 , 有些人也有这样一个误区 , 认为只要给孩子带上游泳圈 , 就能保证孩子的安全 , 但事实并不是这样 。
近日在江苏徐州 , 泳池内一名学习游泳的3岁幼童带着泳圈游泳 , 突然一个“倒栽葱"头部浸入水中 , 这时正在隔壁泳道的男孩立即施救 , 才使幼童脱离危险 。
文章图片
徐州市光荣巷小学五(3)班学生 胡彭军: 当时我忽然发现隔壁泳道有一位小朋友头朝下 , 双腿朝上 , 倒立在泳池中 。 我根据之前游泳训练的经验意识到他当时特别危险 , 因为他不可能在那么强大的压力下重新起来 。
据了解 , 被救男童豆豆今年3岁 , 刚刚开始学游泳 。 从事发时的泳池监控中可以看到 , 此时泳圈已经滑到了男童腰部 , 在扑腾中男童双脚离开了水面 , 双手在不断划水 。 幸亏胡彭军及时伸出援手 , 孩子只是呛了几口水 , 没有大碍 。
文章图片
中科院心理所儿童伤害预防教育专家 张咏梅: 充气的游泳圈严格意义上来说被定义为水上玩具 , 作为浮力的辅助工具使用是有条件的 , 比如说在泳池的浅水区 , 但它绝对不是专业的救生设备 。 当水情发生变化或者泳圈材料老化 , 就会失去浮力 , 致孩子发生溺水的风险 。 所以作为家长一定要记住 , 游泳圈不是救生圈 , 没有任何设备可以替代成人的有效看护 。
学会看懂孩子溺水发出的信号
有一个关于溺水的误区可能绝大部分人都会有 , 那就是溺水者会呼救 , 会挥手大喊 , 会使劲扑腾 , 总之 , 就是会发出求救信号 , 吸引周围人的注意 。 而专家介绍 , 事实上更多时候 , 发生溺水的时候 , 溺水者是无法呼救的 。
孩子在溺水状态时 , 大多无法呼救 , 而是在水中以站立的姿态 , 半仰着头 , 半个脑袋在水里 , 半个脑袋在外面 , 手不停在水中划动 , 意识模糊 。
推荐阅读
- 高速|全国首条到期免费高速来了!广佛高速一年让利4亿多元
- 贾跃亭|法拉第未来FF 91发布 贾跃亭罕见发言:网友追问何时回国
- 微软|不符合Win11要求设备升级会被打水印 破解方法来了
- 无人机|15岁男孩沈阳桃仙机场无人机黑飞 官方通报来了
- 发动机|三缸机的“病” 为何要用四缸机来治?
- 8K|长虹电视发起全员“作战”号召:8K时代已经全面到来
- OPPO|OPPO Find X5系列来袭:自研芯片加持 影像王者预定
- 江淮汽车|7万块买“蔚来”!江淮全新SUV亮相 前脸酷似蔚来ES8
- 麻辣烫|麻辣烫第一股来了!杨国福提交上市申请:9个月赚2亿
- 抖音|字节跳动旗下汽水音乐完成软著登记:抖音“姊妹”音乐App就要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