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童年读的《桃花源记》美好而浪漫,如今再读,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

桃花源记|童年读的《桃花源记》美好而浪漫,如今再读,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

文章图片

桃花源记|童年读的《桃花源记》美好而浪漫,如今再读,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

文章图片

桃花源记|童年读的《桃花源记》美好而浪漫,如今再读,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

文章图片



《桃花源记》作为中学课文 , 曾经也要求过熟读并背诵 , 一度成为学生们的噩梦 。 但是这篇文章描写的却是一个美好且充满浪漫色彩的故事 。 晋朝鱼人偶然间发现一处桃园 , 走过狭窄的通道却看到一片安静祥和的景色 。这里是桃花源 , 是人们快乐生活的世外桃源 , “黄发垂髫 , 怡然自乐” , 面对陌生人 , 桃花源人也热情款待 。 这群先秦时期避难的人们 , 甚至不知道两汉魏晋 。 可惜鱼人心生贪念 , 企图带着太守寻访桃花源 , 即使他处处标记最后也没有找到 。

在老师的理解中 , 桃花源是五柳先生陶渊明幻想出来的一片福地 , 通过对桃花源安宁和平生活的描写 , 抒发作者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以及对现实社会的不满 。 但是如今再读就会发现 , 或许这并不是陶渊明的本意 , 所谓的桃花源其实是一个“鬼村” 。首先第一句“武陵人捕鱼为业” , 既然是捕鱼为业 , 自然对当地的水陆了如指掌 , 为何会不知道有一片桃花林 。 由此可见这片桃花林要么是忽然出现的 , 要么就是另外一个世界的 。 而作者为什么偏偏要用桃花来作为代表 , 众所周知 , 陶渊明偏爱菊花 , 为何要写“桃花源”呢?

那是因为在我国古代 , 桃花桃树还有另外一个象征 , 可以辟邪驱鬼 , 是阴阳两界的分割 。 既可以镇压鬼魂不到阳界作乱 , 又可以防止人类误入死亡世界 。 但是渔人偏偏就要进去一探究竟 , 而他进入桃花源的道路也颇具考究 。原文中是“初极狭 , 才通人 ,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 ”而《晋书》中关于晋朝墓道的记载与之非常相似 , 我国南方出土的东晋古墓也是如此 , 为了防盗 , 晋人会将墓道修成前窄后宽的样式 。 由此可见渔人进入桃花源的道路其实是墓道 , 那么桃花源是什么地方也就不言而喻 。

再看有关桃花源的描写 , “土地平旷 , 屋舍俨然;阡陌交通 , 鸡犬相闻 。 ”熟悉历史的人都知道 , 古代村庄很难做到“屋舍俨然” , 反而是墓地 , 特别是家族墓一般都是整齐排列 。 “阡陌”固然有道路的意思 , 但是也有墓道的含义 。 至于“鸡犬相闻” , 大概率是陪葬的鸡犬家禽 。关于桃花源的设定也有许多值得怀疑的地方 , 比如他们自言秦时带着妻子邑人来此避难 , 在这里一住就是几百年 , 却依旧繁衍生息 。 要知道几百年的时间没有外来人他们是不可能如此繁衍 。

最关键的一点是“男女衣着 , 悉如外人” , 秦朝的服饰和晋朝有着云泥之别 , 不可能衣服装扮悉如外人 , 除非他们不是人 , 而是没有是指存在的鬼婚 , 因此可以根据渔人的想法制造出一个幻境 。其次根据文中“桑竹之属”可以判断当时桑树繁盛 , 但是同时又有大片桃花盛开 , 这就形成了一个矛盾 。 桑树繁盛在7月 , 而桃花在4月 , 特别是4月5日前后 , 这一时间段正好是清明节 。

或许桃花源中的人们早在战乱中死亡 , 只不过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已死 , 依旧和生前一样过着平常的生活 。 直到渔人的到来 , 向他们讲述了如今的事情 , 他们“皆叹惋”这才发现自己的现状 。因此渔人后来即使处处标记也没有找到桃花源 , 就是因为桃花源人已经察觉了自己的状况 。 而南阳刘子骥后来寻访同样没有见到桃花源 , 但是却在不久后就病死了 。 笔者猜测他见到了桃花源 , 而且是真正的桃花源 , 只不过这片桃花源早已变成了乱葬岗 , 因此刘子骥受到惊吓 , 不久之后就病逝了 。
【桃花源记|童年读的《桃花源记》美好而浪漫,如今再读,才知道真相有多恐怖】当然关于渔人和刘子骥的结局众说纷纭 , 也有人说渔人最后死在了桃花源 , 所谓“仿佛若有光”就是他死前看到的画面 。 而他回报太守或是以托梦的形式 ,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太守找不到桃花源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