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从原始社会到现代社会,姓氏的出现是文明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点。有了姓氏,就有了血缘的归属,有了宗族,也就有了社会最基本的关系,即家庭和家族关系,这也是封建社会的基础。直到如今,还有“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一说,在中国,数典忘祖是要受到唾弃的,其中抛弃姓氏更是最不应该的。经过代代相传,中国姓氏文化极为发达。姓氏有多达五千余个,如今虽无高低贵贱之分,但在古代却是存在姓氏的高低之分。
文章插图
若谈及姓氏,则不得不说起“五姓七望”。“姓”所的是姓氏,而“望”所说的是“郡”与“望”的合称,郡望是指某一地域范围的名门望族。所谓五姓七望,实际上说的是在七个郡中的五个姓氏,其中李姓有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两支,崔氏又有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两支。“五姓七望”一说确实是在隋唐时期,但若追溯其根源,却要说到东汉时期。东汉时期的门阀制度兴起,高门大姓也随之兴起。汉武帝的独尊儒术使得一些以经术起家的官僚受到重用,而他们的门生又遍布天下。这些官僚的后代也因为家学渊源而得以累世为官,到东汉中叶,大姓豪族已经形成。
文章插图
【史上最尊贵的“五姓七望”,曾经皇室都没资格迎娶,是您的姓吗】门阀制度发展到顶峰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高门”与“寒门”已是十分分明。由于当时的朝廷实行察举制,而这种举荐权则被门阀士族所垄断,导致高门子弟哪怕没有学识也可入朝为官,而寒门子弟哪怕学富五车也难以入仕。因而,“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绝不是空穴来风,而是当时社会的真实写照。其实姓氏的分别不仅体现在入朝为官一事上,在婚嫁一事上同样如此。一般而言,士族是不可与庶族通婚的,否则会被“婚宦失类”,遭到嘲笑和排挤。虽然科举制取代察举制后,许多人认定,高门士族已经是日薄西山了,但是并非如此。一直到唐朝时,高门士族的地位仍然难以动摇,以至于“五姓七望”一说兴起。那么,“五姓七望”是指哪五姓呢?又有哪七望?
五姓中有一大姓是崔姓,分为清河崔氏和博陵崔氏。崔姓本是起源于姜姓,在传说中是炎帝的后代。炎帝的后裔孙姜辅佐文王及武王建立周朝有功,被分封在齐。后来传到齐丁公时,他的长子姜季子不愿袭爵,于是传给了胞弟。其胞弟将崔邑赏赐给季子,季子于是将城邑的名称作为姓氏,于是有了崔姓。后来秦朝时,崔氏一族中崔意如被封为东莱侯,汉朝时,崔意如长子崔业袭爵,在清河定居。其弟崔仲牟则在博陵定居。自此形成这两大郡望,崔姓被称为“天下第一高门”,共出了二十九位丞相。
文章插图
第二大姓是李姓,有陇西李氏和赵郡李氏这两大支。陇西李氏是于颛顼孙皋陶之后,李信与李广都是出自这一支。到魏晋时期,陇西李氏兴起。西凉王李暠乃是陇西李氏的第一位国主。到南北朝时期,李氏的地区愈发门第高华。而赵郡李氏的始祖是秦太傅李玑的次子李牧,严格来说,这一支与陇西李氏是一脉相承的。因为李玑便是陇西李氏始祖李崇的四弟。这两支李氏分别出过十位和十七位丞相,说是掌控朝堂也不足为过了。
文章插图
剩下的三姓分别是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和太原王氏。这三姓虽然不如崔姓和李姓那样支派繁多,但是同样不容忽视。郑氏虽然在入唐后,地位不如原来,但仍是天下郑氏中最显赫的一支。而卢氏虽然也受到了科举制的影响,但在中唐时期又崛起,出过八位宰相。而王氏最令人瞩目的当属这一家族中的诗人,如王勃、王之涣、王昌龄、王维等人,文笔皆是惊才绝艳。王氏中还曾出过皇后,唐高宗的王皇后便是出自太原王氏。
推荐阅读
- 中国古代史上价值连城的5件国宝,若有幸得到一件,便可富甲天下
- 这个猪八戒是史上颜值最高的,竟然那么的帅,你绝对没见过!
- 史上连“阎罗王”都不愿收的3个狠人,名字世人皆知,你都认识谁
- 四个科学史上被认为荒谬的理论,现在都被认为是对的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
- 历史上这5位大将军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别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
- 中国历史上有八圣,其中的七圣如雷贯耳,为何唯有剑圣默默无闻?
- 史上唯一不重男轻女的朝代,女人可以离婚改嫁,连皇帝都支持女权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