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非常感谢你在百忙之中还能打开小编的文章阅读,小编将不懈努力的给大家分享最新鲜的奇趣见闻和知识,希望能给你带来快乐及放松,如果你有和小编不一样的看法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告诉小编,我会一一回复的,爱你,么么哒!十里春风不如你,很高兴与读者朋友相识于此!赵普是五代至北宋初年的著名政治家,是北宋王朝的开国元勋,世人常说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实际情况是这样的吗?
赵普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文章插图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是由孔子的弟子们编写而成,直到汉代才完整成书。在西汉武帝时期,武帝“独尊儒术”,让儒家位居百家之首,自那以后,《论语》就成为上至士大夫阶层下至普通学子们的“必修课目”,孔子也被天下读书人尊为“万世之师”。处于五代乱世中的赵普,父、祖皆曾是朝官,其自小肯定读过不少圣贤书,其中《论语》自是钻研过的。至于说半部《论语》,我想更多的是指他《论语》研读得不精,只有“半桶子”知识而已。
赵普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文章插图
时人皆说赵普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就连赵普本人也曾自嘲说自己是靠半部《论语》发家的,但这只是表象,实际上赵普辅佐赵匡胤打天下、治理天下靠的不是这半部《论语》,靠的是他经世致用之才干,更多的是带有纵横家、阴阳家、法家的思想色彩,而不是儒家思想。他学的更多的是那些杂家思想,就好比我们现代学生一样,正经课本不读,喜欢读那些课外书籍。 相传当年赵匡胤在攻打一处重要关隘时遇到了困难:无法攻下,无计可施。正在愁闷的时候,忽然山中一位百岁老者告诉他,说有个叫赵普的人能帮助他。于是,赵匡胤访得赵普,向他求攻关之计,赵普就献上了自己的计谋而助赵匡胤拿下此关。并且,赵普还对赵匡胤说,他私下研究过《推背图》,知道不久的将来天下将大定,而真主就是赵匡胤。赵匡胤当时也是半信半疑,就把赵普聘为自己的随军幕僚。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赵普当时研究的是像《推背图》这类的玄学、阴阳学等杂学。
赵普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文章插图
在后来的行军打仗中,赵普也多有良计,是赵匡胤的得力助手。而赵普最为得意的计谋就是导演了“陈桥兵变”,在陈桥驿,他成功地让赵匡胤“黄袍加身”,从而建立了大宋王朝。他忠于赵匡胤,助他谋反,而不是忠于后周王朝,这里面没有半点儒家“忠君爱国”思想的成份。 大宋王朝建立不久后,赵普被任用为宰相,位极人臣。这时的赵普是大宋王朝的股肱之臣,赵匡胤每有治国安邦的大事必问计于他,赵普也不负赵匡胤所托,施展他的纵横、阴阳等杂家之术,为大宋王朝做了几件意义深远的大事:一、人事方面,他导演了“杯酒释兵权”,大大地削弱了武将们、各藩镇的兵权,使天下兵权皆集中于王朝的中枢;二、法律、法规方面,他带头起草了一些律令、法规,提升了大宋王朝的日常管理绩效;三、军事方面,他建议“先南后北”的征讨策略,促进了大宋王朝统一天下的进程。
赵普真的是“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文章插图
但赵普没有诸葛亮那样“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君之心,也没有诸葛亮那样“非淡泊无以明志”的清廉操守,他最终因为贪私而晚节不保,被赵匡胤贬出京城。 赵匡胤死后,其弟赵匡义继位,又把赵普给召回来了。赵匡胤在世时,赵普和赵匡义向来不和,甚至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按情理来说,赵匡义在继位方面非议很多,赵普从忠于旧主的情份上来考虑,也不应该再在赵匡义手下任职了。可赵普还是回来了,并且侍奉赵匡义照样很贴心,深得赵匡义恩宠,全无“忠臣不事二主”的儒臣操守。 纵观赵普从乡野隐士到权臣的整个历程,我们可以看到,他工作中用的最多的还是他那套纵横、阴阳等杂术以及法家思想,而《论语》中的经典儒家思想却运用得很少,因此,他的“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论更多的是一种表象,是他自我宣传的噱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