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每年到了3月15日,假冒伪劣产品都会成为全国热议的焦点,大伙纷纷交流过去上过什么当,未来要小心上什么当。
至于古代有没有假货?肯定是有的,比如那些走街串巷的江湖郎中,行走江湖卖大力丸的,难免就在自己的药里兑水,或者根本就不是药。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但我猜,古代虽然有假货,但应该没有现在多。一个是技术水平的限制,假货难以成规模生产;再一个是古时候户籍制度管理得比较严格,你要是想搬到外地或者旅游什么的还要官府开出路引,大多数人都是在一个地方呆上一辈子,如果你做生意用假货坑害乡里乡亲的,名声臭了大街,生意也就做不下去了。
但除了东西之外,古代的人也能造假。
那时候没有照相技术,更没有指纹采集,一个陌生人到你面前,他说他是谁,那就是谁,你总不至于为了验明正身特意条长路远地去他家乡求证。
其实,在照相技术还不发达的时候,给人造假也有很大的可能性。比如据说1937年的时候,侵华日军曾经发布过毛泽东和朱德的通缉令,通缉令上是这样的: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而毛泽东和朱德现实中是长这样的: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这尼玛,能抓到人都见了鬼了!
能照相的时候都这样,不能的时候更不用说了,古代冒名顶替的重灾区当属科举。
科举是封建时代选拔人才的最主要方式,所以统治者对其也十分重视,每朝每代出现科场舞弊案,都要杀个人头滚滚落地才罢手。但在考试时,对赶考举子的身份验证是个大问题,只能用一些比较笼统的词语,比如身高七尺五寸,没胡子,公鸭嗓等等,这就给了雇佣枪手很大的发挥空间。
虽然法律严厉,但“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的诱惑实在太大,所以从有科举开始,直到大清灭亡,几乎每次考试都会有那么几个富贵险中求的主儿。
真人造假除了能换来功名富贵,还可以骗婚。
北宋时期有个诗人加官员,名叫祖无择,28岁首次科考就中了探花,全国第三!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这人仕途比较平坦,诗文水平也不错,和当时的欧阳修、司马光、梅尧臣等大v网红谈笑风生,虽然现在知道他的不多,但放当时肯定也算个二线明星。
但幸福的人生总是相似的,不幸的人生各有各的不幸。祖无择虽然仕途通畅,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但情路比较坎坷,他和原配夫人感情不错,但没过几年,原配夫人就因病去世了。
等祖无择打算续弦的时候,他已经48岁了,古人寿命短,所以老祖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老年人了。他看上了一个姓徐人家的姑娘,就托媒人去说媒,但是徐姑娘长得如花似玉,徐老爹琢磨着:这祖大人背景才学没问题,但毕竟是个二婚老头,我姑娘嫁她已经够亏了,他要是长得太丑可不行。
但问题是祖无择确实很丑。
媒人回来如实相告,老祖犯了难,其实凭借他的地位,要是换一家也可能能成,但可能对徐姑娘是真爱,老祖想出了一个特不伦不类的点子。
不就是嫌我丑吗?我给你找个帅的不就行了。
 关于造假方面,古人说第一没人说第二,请不要低估古人的想象力
文章插图
祖无择找到了他的同事——比他小十岁的冯京。冯京是当时闻名遐迩的大帅比,而且还是连中三元,状元及第,据说当初进京赶考的时候,就凭借两样东西轰动了大宋的网络——文章和颜值。
老祖当然不能跟冯京说他要利用冯京的颜值骗婚,毕竟大家都是体面人,要是说了,一是冯京不能答应,二是传出去祖无择老脸就丢尽了。于是他请冯京帮个忙:某月某日某时,你在某条路上骑马跑过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