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对于中原王朝来说,河西走廊就是一把钥匙,使帝国走向强盛的钥匙。得之则兴,失之则衰。一、c位出道在东亚地图上,如果我们从宏观的地理进行划分的话,可以大致分为中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西域(天山南北)这么几个区块,而连接这几个区块的核心地区,是一条长长的峡谷一样的走廊,今天我们把这条走廊叫做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的东南端,是中原农耕文明;东北端是蒙古高原;西南方向是青藏高原;西北方向是西域。
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文章插图
在2000年以前,各个区块还在各自整合内部的力量,蒙古高原上的楼烦、林胡、匈奴游牧部落还在不断的此起彼伏,谁也没有能力一统草原;中原王朝处在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还在进行了大流血的战争,以及与草原部落的斗争;西域天山南北,围绕着各个绿洲,正在不断形成着大大小小的国家,散乱而众多;青藏高原的资料最为匮乏,只知道,羌族已经开始在这里发源在,逐渐形成国家。秦汉之际,强大起来的匈奴最先发现了这块地理c位。此时,匈奴已经占据了整个蒙古高原,在一面压迫中原的同时,匈奴开始把手伸向西域和河西走廊,并很快占据了这两块地方。通过占据了东亚地理的c位,匈奴很快成为了东亚的霸主,它西控西域,南连青藏羌族,构建了一个强大的c型包围圈,围困东亚大地上实力仅次于它的汉帝国。
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文章插图
在这之后的2000年里,基本上谁控制了河西走廊,谁就拥有整个东亚最大的发言权。而东亚最强大的势力,一般在中原帝国和草原帝国之中产生。如果中原帝国控制了河西走廊,那么他就能进一步掌控和影响西域,与青藏高原上的势力取得联系,或是同盟,或是征服,凭借漫长的弧形型战线全面压制草原帝国;而如果草原帝国上控制了河西走廊,草原帝国将会更加随意,因为整个西域就会成为草原帝国稳定的后方和经济来源,它可以自由的选择如何对待青藏高原,而从容的将中原帝国压制在黄河以南,祁连山以东。因此,在这之后的2000年里,中原帝国和草原帝国争夺的最激烈的,就是这块东亚地理c位-河西走廊。二、得之则兴,失之则衰在汉武帝最初发动对匈奴的反击战时,十年间行了9次大的军事行动。而其中大约有5次的作战目标都是针对河西走廊和西域,而仅有3次是针对匈奴本土的作战。
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文章插图
针对匈奴本土的作战,有两次大败,仅仅有漠北之战一次大胜。而针对河西地区的作战,却十分成功,终于汉武帝得以建立河西四郡。从此之后,汉在对匈奴的作战中取得了主动权,并最终将整个河西和西域稳稳的拿在了手中,建立了强盛的汉帝国。因为河西地区的汉化和掌控,魏晋得以轻松接管帝国的河西和西域地区,改朝换代似乎对这里没有什么影响。西晋的衰落和灭亡,也与河西走廊遭到氐羌部落的不断起义和冲击有很大关系。虽然受到氐羌的屡屡侵扰,西晋时河西已经不安宁,但由于两汉的移民实边政策,河西地区大量汉化的情况并没有得到改变。因此,隋唐帝国没有花费太大的力气,只用了一两次军事行动,就把河西和西域重新纳入了帝国的怀抱。
中国历史上曾丢失此地近1000年,从而丢了整个近代,至今惋惜
文章插图
然而,唐帝国面临着新的问题:青藏高原上崛起了一个统一而强大的政权-吐蕃。在蒙古高原和青藏高原的联合夹击下,唐帝国在河西的统治岌岌可危,终致断绝。唐帝国的衰弱与此不无关系,这之后的唐帝国在内忧外患中苟延残喘,终至灭亡。而再次一统中原的北宋王朝,之所以孱弱,除了北方的燕云十六州,河西的丢失也是其军事窘迫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虽然是地理c位,然而单独的河西走廊似乎并不能焕发生机。两宋时期,河西走廊地区形成了单独的国家-西夏。在这段时间里,辽和蒙古,因为先后控制了河西走廊的西端,却成为了西方眼中,东亚帝国的代名词。等到明帝国再次收回河西走廊的时候,明帝国的皇帝们发现,这里已经不是之前的那个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了。因此,这一次,明帝国已经难以像汉唐一样,将帝国的边疆扩展到河西走廊以西的地方,而是在不断的向东缩减帝国的边界。明帝国也就在这样的情形之下衰落下去,很快河西走廊再次成为了帝国难以控制的化外之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