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世昌用过的镇尺、老式相机、粮票、小人书、筛面的箩、老羊骨……12月19日,居民们纷纷拿出自家老物件,来到六条社区“祖孙同趣 看老物件 共话传承”活动,一起回忆旧时光。 现场
百余件展品追忆老时光
活动由六条社区思诚永继胡同文化文保队主办,街道办事处副主任张国忠出席活动,与7个社区百余位居民一起观赏老物件,体验儿时游戏。当天,共有50多位居民的近百个老物件在东四街道市民小剧场展出。
糖罐、双卡录音机、迷你钢琴、火柴、火钳等老物件将大家的记忆拉回到上世纪。不方便展出的展品如明代的衣柜、老相机等,工作人员就打印成照片供大家欣赏。社区居民马骅还特意将自己父亲马连信在2008年为奥运会特意制作的剪纸作品拿到社区供居民欣赏。
当天,南门仓社区的王亚健带着6岁的儿子王梓铭来观展,耐心地给儿子讲解小人书、BB机等老物件的用处。他讲到:“这些老物件都是老一辈人的记忆,现在儿子看了一点都不了解,正好趁这次机会带他学习一下。”
文章插图
文章插图
展品
家族后人晒徐世昌老物件
【老物件为您讲述光阴的故事】 当天的展品中,最有分量的要数徐世昌家族后人、社区思诚永继胡同文化文保志愿队的成员郝洪乐带来的铜镇尺。镇尺是徐世昌在1902年秋天制作的,上面刻有宋代诗人陈师道的诗作《次韵何子温祈晴二首》中的“夺目光华开秀句,堆场藁秸验丰年。”徐世昌幼年家境贫寒,因此对农业十分关注,这句诗歌再现了庄稼丰收的喜悦场景。据郝洪乐介绍,这一对镇尺拿在手里很有分量,他平时写字画画都会用上,“就像跨过时间和徐世昌握手”。
现场,他还带来了天津博物馆制作的模型徐世昌收藏的“太保鼎”供居民观赏。
发动邻居参与为活动助阵
当天,文保队成员邹立明带了五六件展品过来,斗、锡酒壶、老算盘、老火柴盒等,“有好几件都是我找邻居,发动他提供的展品。”邹立明说着,拿起了一个斗和身边人讨论起来。
看着上面写着“戊申年置”四字,居民刘钊立即说出:“1908年置办的,专门用来称粮食的,一斗米是10升。”
当天,他还带来了六七十年代的老火柴和一个门芯板,“都是有年份的物件,让大伙儿看看,也为咱们活动多增加几份展品。”
儿时玩具追忆快乐童年
当天,思诚永继胡同文化文保志愿队还为大家提供了丢沙包、歘羊拐、扯铃、跳皮筋、舞龙、翻花、抖空竹、推铁环等十多项体验项目,带领居民重温儿时乐趣。小时候玩的跳皮筋现在跳起来也很有趣,抖空竹依然很受欢迎,不知道扯铃怎么玩,旁边的志愿者马上就教了起来。
六条社区辖区共建单位白魁小馆还为大家友情赞助了老北京美食豆汁儿,在玩赏之余能一品这风味独特的美食。
声音
我带来了自己的工笔画《福寿如意》,从得知要开展老物件展后,耗时一个月绘制而成。这幅画里都是老北京元素,桃子、蝙蝠代表福寿,牡丹寓意富贵,借用这幅画为大伙儿送祝福。
——文保队成员 王桂芝
我带来的老物件有几样都是我奶奶的婆婆给她留下的,一直保存到现在。社区组织这场活动特别有意义,让大家伙儿不仅能一起欣赏老物件、感受历史魅力,同时也为大家提供了交流分享的平台。
——六条社区居民 纪淑琴
此次老物件展充分发挥社区协商议事作用,由志愿队成员商议活动环节,认领任务分工,志愿者担任现场活动执行,为社区居民带来这场有历史深度和趣味的老物件展。
——社区思诚永继胡同文化文保志愿队理事长 李健
文保志愿队成立一年来,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此次老物件展也属于“封箱”之作,30多位志愿者用实际行动做胡同文化的守护和传播者。
推荐阅读
- 好故事彰显团结力量 听他们讲述“统战文化建设·同心故事荟”
- 一指流沙化凇雪一一记用砂画讲述江城历史文化的樊承瑞
- 60、70、80年代的老物件,件件都有故事
- 阿云嘎变身“快递小哥”,音乐剧《在远方》讲述小人物的奋斗史
- 《解忧杂货店》一书,故事以杂货店开始,讲述了许多温馨的小故事
- 声入人心!听开福“好声音”讲述“好故事”
- 陇东农民画汇展金城 讲述新农村幸福美好故事
- 不仅醉心书画,对体育也着迷,书法家舒乃仁讲述他的“奥运情怀”
- 卓越的城市 卓越的文化
- 《原乡》实景演出成功首演,赢康科技用投影讲述客家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