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在品读古诗词的时候,可能都曾有过感叹,这些古代大文豪们到底是多么才华斐然,才能将那些我们都认识的汉字,排列成那一首首脍炙人口的经典之作,他们的文学创造力和天赋难道真就这般厉害吗?
文章插图
其实在笔者看来,这些大文豪文学造诣高深、天赋卓绝只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其实是这些大文豪对于前人作品的熟悉程度堪称张口就能来。有道是“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仔细诵读那些经典的诗词,我们发现其中有很多其实都是作者化用了前人的诗句或者诗意,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写自己的诗词。
文章插图
就像宋代词坛的魁首苏轼,他第一次试笔填词其实就是化用了前人的诗句。当时的苏轼只有19岁,和王弗新婚不久,难忘新婚夜的欢乐生活,于是他便提笔填了一首《南乡子》,全诗总共八句,都是化用前代诗人的不同诗句。但是经过他的再排列,这些原本出自不同诗作的诗句,在这首词中和谐统一、浑然天成,堪称新意十足。这其实也说明了,苏轼当时便已对前人的诗词融会贯通,这才能够达到信手拈来的娴熟程度。
文章插图
也不止是苏轼如此,喜欢化用前人的诗句来写自己的作品。作为宋代词坛堪与苏轼争辉的另一颗璀璨明珠,辛弃疾同样甚至比苏轼更喜欢化用前人的作品和事迹,他写词酷爱用典,这其实也是建立在对前人文学作品的融会贯通的基础之上。而笔者本期要介绍的这首词,便是辛弃疾化用前人之作写的一首佳作。
《一剪梅·游蒋山呈叶丞相》
独立苍茫醉不归。日暮天寒,归去来兮。探梅踏雪几何时。今我来思,杨柳依依。
白石冈头曲岸西。一片闲愁,芳草萋萋。多情山鸟不须啼。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文章插图
这首词创作于公元1174年,当时的辛弃疾34岁,在建康任江东安抚使参议官。辛弃疾之所以能够在建康任职,主要是因为丞相叶衡的推荐。叶衡和辛弃疾同属抗金主战派,所以两人关系亲厚。叶衡当时正好也在建康,不过马上就要赴京离去,在走之前他和辛弃疾同游钟山,于是辛弃疾便随手写了这首《一剪梅》。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辛弃疾到底是怎么“拍马屁”的。
这首词上阕前两句中,“独立苍茫醉不归”是化用杜甫《乐游园歌》中的诗句,“日暮天寒”是化用杜甫《佳人》中的“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归去来兮”则是陶渊明《归去来兮辞》中的句子。这几句即表明了词人的孤寂,同时也奠定了全词凄凉悲切的基调,而原因就是叶衡的“归去来兮”,也就是他即将离开。
文章插图
后两句,“探梅踏雪几何时”说的词人和叶衡丞相踏雪寻梅的经历,“雪”象征着纯洁,“梅”在古代也是象征着清高,傲岸的品质,这一句其实旨在说明词人和叶衡丞相志趣相投,乃是同道中人。“今我来思,杨柳依依”则是化用《诗经·小雅·采薇》中的名句“昔我往昔,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句主要是表达对于叶衡丞相离去的不舍,当他走后,自己再游钟山,便是独自一人,想来就让人有一种“物是人非”的凄凉之感。
下阕前两句中“一片闲愁,芳草萋萋”是化用了《招隐士》中的名句“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再加上“白石冈头曲岸西”,说的友人离去之后,再无人与词人同游,思及此,词人内心便不免愁绪纵横。最后两句,“多情山鸟不须啼”主要是抒发此人的愁绪,不需要多情山鸟替词人悲鸣,词人自己已然是哀愁不已;“桃李无言,下自成蹊”是引用《史记·李将军列传》中的句子,歌颂叶衡在任时的德政,被人们广为称颂。
推荐阅读
- 武松的师父居然是一只兔子,知道真相的我哭了
- 美国历史教材上仅有的六位中国人,你可知道他们都是哪些人
- 如何“歌唱到老”?看看70岁的刘捷是怎么做的吧
- 西游记,为什么孙悟空早就知道,他已经飞出了如来佛祖的手掌心
- 起名怎么确定汉字五行,什么是汉字五行
- 这首元曲堪称中秋绝唱!堪比苏东坡!却很少有人知道!
- 生活中遇到小人怎么办鬼谷子掌握这3招,让他们成为你的助力
- 他是贾宝玉的前世,是孙悟空的唯一克星
- 终极笔记中常说起的老九门,九门是怎么排名,都有什么手段
- 这首苏轼的诗全文很少人知道, 第一句却是千古名句, 红遍大江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