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

林徽因当时随父游学欧洲,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深受西方文化影响,显示出独特的知性气质,加上性格活泼,落落大方,遂让徐志摩一见便有惊艳之感。
这一年,徐志摩24岁,一个已婚男,虽然父母包办的婚姻曾经让他沮丧和失落,但张幼仪的出身家族背景以及她上进的激情,也曾让徐志摩还觉得不错。
 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
文章插图
然而,这种不错是以他没有遇到林徽因这前提的。
林徽因的出现,完全颠覆了徐志摩以往的婚姻观,瞬间点燃了他从没有发现过是如此巨大的激情之火,一场始料不及的爱情,就这样排山倒海地不期而至,于是,书信、日记、情诗,像唤醒的火山一样骤然喷发。
以林徽因早慧的感知,不会不知道徐志摩如此接近的情愫所指,不会不知道那种骤然的喷发所产生的能量有多么的巨大,“破瓜之年”的她,对于风流倜傥、才华横溢的徐志摩,也不可能不在心里掀起些许的波澜和悸动。
 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
文章插图
然而,她毕竟还只有16岁,毕竟还依偎在严父身边,毕竟对自己的感情付出还没有足够的勇气,而更重要的是,父亲处理此类事情的智慧,深深影响着林徽因。
林长民与徐志摩是忘年交,对于朋友的心思,林长民洞若观火,对于有妇之夫的徐志摩追求女儿,他自然是极不赞同的,但他没有简单而粗暴地处理,而是以离开的方式“冷处理”,
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以后,林徽因应对所有一片痴心或不切实际的追求者,都能够从容淡定而又不损人害己,这种拿捏的智慧,其实是其来有自的,那就是父亲的言传身教。
然而,对于徐志摩来说,“悄悄的别离”不意味着武断地拒绝,意料中不过是身份的提醒,在这场他自己掀起的追逐中,他决定以“不到黄河心不死”的姿态兑现自己当初的誓言——离婚!
1922年11月6日,徐志摩在《新浙江报》发布了他与发妻张幼仪的离婚通告:
“现在含笑来报告你们这可喜的消息(离婚),请你们参与我们的欢畅。”
而其实,在1922年的3月,徐志摩就千里迢迢赶到德国,以毫无商量地决断与张幼仪正式办理了离婚手续,而在德国那个寒意远未离去的冰冷刺骨的春天,张幼仪刚刚生下了他与徐志摩的次子彼得。
 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
文章插图
19岁就匆匆步入婚姻殿堂的陆小曼,当时或许并没有品尝过爱情的甜蜜,虽然他的丈夫王赓是如此的帅气而优秀。
婚后的陆小曼,并没有因为王庚的优秀而满足,天性浪漫的她面对一个追求前途和事业更甚于对自己的爱的丈夫,让她有了深深的迷惘和失望,对于这一点,王赓完全不觉,在他眼里,妻子陆小曼就是太寂寞而已。
徐志摩几乎没费任何周折,就一个猛子扎进了陆小曼的心海。
徐志摩与王赓是同门师兄弟,都是梁启超的学生,二人是同学兼好友,王赓对男女之事似乎很放得开,遂请时任北京大学教授的徐志摩,有时间陪陪自己同样爱好文艺的妻子,而这一陪,就陪出了个惊天动地。
 一代渣男徐志摩,心口那颗朱砂痣,到底是谁?
文章插图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徐志摩与陆小曼逛天桥、登长城、看西山,几乎走遍了古老的北京城的每一个角落,一个被遗弃,一个遭冷落的两个有共同情感遭遇的人,鬼使神差地捆绑在了一起,那缠绵的故事便亲身演绎了。
陆小曼虽已成少妇,但还是桃李年华的她,清丽温婉,婀娜多姿,兴趣广泛,颇有才华,加之活泼灵动,聪慧过人,而三年外交翻译的经历,又使她见多识广,视野开阔,这样一个才色兼具的绝代佳人,是不可能让她空守深闺而寂寞残生的——陆小曼本身就有着向外冲刺的一切素质和心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