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是孟郊在四十六岁那年写下的一首诗,原因是他进士及第了。当时他的以为从此人生将变得飞黄腾达,因此满心欢喜。在古代社会来说,让天下学子最开心的莫过于金榜题名,而在金榜提名状元郎是其中最高的一项。但其实有时候中探花的人反而比中状元兴奋,因为关于探花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文章插图
首先状元还有探花都是出自中国经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这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萌发于南北朝,隋朝进行完善,而唐朝时期,科举制度正式成型。科举考试并非是只考一场,得先进行童试,成功通过的就叫秀才。秀才可以接着参加乡试,乡试过的称之为举人,而这里乡试的第一名就叫解元。举人以及国子监的监生可以参加会试,会试在明清时期是每三年在京城举办一次。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文章插图
这里的监生比较特殊,它其实也是经过选拔出来的。监生分为三种,一种是靠着父亲还有祖上官位进来的称之为荫监。贡生是经过全国选拔的优秀人才,就相当于是全国的挑出来的少数精英。最后是一种捐监,捐纳财物就行,不过数量可能有些大,一般人家也给不起。国子监属于国家教育管理机构,以上三种是进去的办法,但都不容易。
层层选拔,最后一个则是殿试,这是最高级别的考试。因为,这是由天下权利最大的人进行选拔的。皇帝会亲自在殿上对会试选拔出来的贡士进行提问,录取分三甲。殿试的前三名就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探花最早出现是在唐朝,但它当时并非是指第三名,而是一种戏称。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文章插图
唐朝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记载:进士杏园初宴,谓之探花宴。差少俊二人为探花使,遍游名园,若他人先折花,二使者被罚。说的就是探花名称的由来,唐代的进士及第后会有隆重的庆典,其中一个活动就是在杏花园举行探花宴。在开始之前,会选出两个最年轻并且相貌英俊的人成为探花使。他们游遍名园,一路采摘鲜花赋诗,并用鲜花来迎接状元郎。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文章插图
到了后来探花就成为了第三名的代称,虽然时常有人说人们只记得住第一名,但在古代来说可不就是这样了。探花虽然是第三名,但同样比较重要,它跟状元还有榜眼并称为三鼎甲。意思是像鼎的三个脚一样,撑起了科举考试这个大鼎。
重要的是,谁是状元、探花其实并非看他们的才能,大多是看皇帝的喜好。在历史上有些人本该是状元的,只因皇帝不喜其出身或者是名字之类的就被降为探花。而探花在选拔的时候其实还会看重样貌,所以后来还出现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这个规定就是,往往探花很多都会娶公主,成为皇帝的女婿。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文章插图
这身份可就直接往上提了不止一层,重要的是,他们娶的还是得宠的公主。因为一般来说公主的婚姻是没有自由的,得宠的一些就可以选择自己的婚姻。公主选驸马又是在大臣之中选,相貌好的状元不就成为最好的选择。不过娶公主也并非很好,毕竟公主金尊玉贵脾气不好不说,像唐朝公主还个个想着效仿武则天,清朝的就连同房都需要申请。
古代高中探花,为何比中状元还激动,专家:还有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参考资料:《秦中岁时记》、《科举制度与中国文化》、《登科后》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