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三星堆遗址是一个令世界为之侧目的神迹,它不仅揭开了中国3000-5000年前的历史,还出土了大量珍贵的文物,借此机会,后人便可以一窥华夏文明的源头。不过,令考古专家感到疑惑的是,三星堆出土的文物竟然和《山海经》中的记载不谋而合,换句话说,也许《山海经》并不是凭空捏造出来的,它的诞生极有可能与华夏文明有关。
文章插图
1986年,专家在三星堆的二号祭祀坑中发现了断成几节的青铜神树,仔细辨认之后,发现共有8棵,其中保存较为完整的一棵被命名为一号神树。经过调查,专家发现祭祀坑中的文物早在埋入前就已经被人为毁损了,当它们全被扔入坑中之后,又经历了火焚、掩埋、夯实等一系列灾难。等到重见天之时,复原工作已经变得十分困难,除了树干、树枝外,原本镶嵌在上面的果实和鸟儿也已经变得七零八落,到处都是碎片。
文章插图
10年后,在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等人的努力下,高达395厘米的1号青铜神树终于被修补完成,尽管最上面一截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遗失了,但剩下的这部分也足以让人一窥其当年的风貌。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整棵神树共分为3层,每层有3根枝条,9根枝条正好是古人崇尚的“数之极”,其上还装饰有花蕾、果实、飞禽、神铃。另外,树干一侧还有龙的造型,也就是说,青铜神树在孕育生命的同时,也充当着人类与神灵沟通的媒介。
文章插图
如此看来,青铜神树的原型似乎是《山海经》中的圣树——建木,建木是古人的向往,也是用来沟通世间万物的桥梁,它不但给生命提供营养,还养活了一方世界。《山海经·海内南经》中有言:“有木,其状如牛,引之有皮……其名曰建木。”据悉,建木生长在中国西南部的“都广之野”,根据方位和具体的动植物信息推断,“都广之野”就是现在的成都平原,也只有那里才能孕育出种类如此丰富的生灵。
文章插图
按书中所载,建木所在乃是“天玄之地”,这里的土地、阳光、温度、湿度都是最适宜农作物生长的,除了一年四季都能播种外,这里生长出来的粮食也颗颗粒大饱满,营养丰富能充分满足人民需求。另外,建木周围还栖息着各种飞禽走兽,凤凰、鸾鸟在枝头上飞来飞去,它们的到来使建木更加生机勃勃。正因如此,专家才会将青铜神树与建木联系起来,若《山海经》记载属实,也许华夏文明就会翻开一页新的篇章。
文章插图
当然,除了最为著名的青铜神树外,三星堆遗址中还出土了青铜纵目面具。所谓“纵目”,即双眼突出,也就是古蜀国第一代国王“蚕丛”的形象。李白曾在《蜀道难》中写道:“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此处的蚕丛,便是蜀人先祖“纵目”的原型。不过,作为一个戴在脸上的青铜面具,“纵目”也是源自于原始崇拜的,那么它的原型又是谁?对此,专家推测它很可能是《山海经》中的山神——烛龙。
文章插图
【 三星堆文物问世,山海经所言非虚?书中所载真是华夏文明?】《山海经》中有言:“钟山之神,名曰烛阴,视为昼,瞑为夜,吹为冬,呼为夏。”它眼睛一闭一睁,便是一天,一个呼吸之后,一年也就随之而去。另外,纵目也是烛龙的特点之一,书中有详尽文字记载。没成想,一次考古发现,竟牵扯出古书《山海经》,难道书中所载真与华夏文明有关么?所有人都在期待,在未来的考古发现中,也许会有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现出来,我们唯一能做的,便是静静等待那一天的出现。
推荐阅读
- 六大国家一级国宝文物,最后一件确实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铁证
- 1978年, 李渊外孙女墓被发掘, 专家发现一文物, 揭开她的奇怪癖好
- 六大国宝级文物中的国宝,最后一件绝对是穿越时空者留下的
- 受不了了!这些不正经的历史文物,把我都逗笑了
- 章公祖师案入选法院年度十大案件:开辟追索流失文物新路径
- 揭秘三星堆 为何有人称其不属于中华文化
- 文物之劫:唐太宗的昭陵二骏是怎样流落到美国的
- 抗战时期,日本究竟盗走了我国多少文物?网友:可以买下几个日本
- 国宝档案|走近巴中出土的国家一级文物“大明通行宝钞”
- 这件文物大材小用古人也这么用,现在用来上课,以前用来打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