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呼吸病痛——上海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走过的68载春秋( 三 )


瑞金医院呼吸科开展慢阻肺大型义诊活动
2008年 , 万欢英教授带领团队 , 获得国家科技十一五支撑课题《COPD 预警指标体系研究与预警模型开发》课题 。 同年7月 , “瑞金医院健康控烟中心”正式成立 。 时国朝教授表示 , 近年来 , 我国慢性呼吸系统疾病防控形势异常严峻 , 发病率、患病率、死亡率、病死率和疾病负担都处于高水平上升趋势 。 对于吸烟缺乏有效的管理和控制是导致我国慢性呼吸疾病盛行的重要原因 。 控制吸烟 , 已成为人群疾病预防和个体保健最重要与最可行的措施 。
也正是在这一年 , 瑞金医院呼吸科成为国家教育部重点学科 , 并自此驶入高速发展的“快行道”:2009年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慢性气道疾病诊疗中心于瑞金医院挂牌成立;2012年呼吸科成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2013年 , 呼吸科成为参加全国首批中美ACCP-CTS联合举办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PCCM)专科医师培训项目;2017年 , 呼吸科更名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 并成为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单位 。 拥有床位117张 , 6个国家级基地、5个诊疗中心和7个专病门诊 。 年门急诊量18万余人次 , 出院患者4200人次 。
同时 , 在医学专家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 , 上海市公共场所控烟成效明显 , 成人吸烟率实现“六连降” 。 时国朝教授转而将视线放在了一个新的“敌人”——电子烟上 。 在2020年5月31日“世界无烟日”新闻发布会上 , 时国朝教授代表上海市医学会呼吸专科分会烟草病学组发布“电子烟专家共识” , 明确指出 , 电子烟含有多环芳香烃等多种有害物质 , 可损伤全身各脏器 , 甚至致癌 。 电子烟作为戒烟工具尚缺乏循证医学证据 。 应明确电子烟属性和定位 , 制定电子烟行业标准 , 对电子烟制造销售全程监管 , 杜绝向未成年人兜售电子烟 。
适时应务 , 为危重患者生命护航肺科是瑞金医院最早开展重症监护管理的科室之一 , 并以呼吸机治疗及气道管理为主要特色 。 邓伟吾教授回忆 , 20世纪70年代 , 肺科对两名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 , 对推进重症抢救室的建设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 他回忆 , 其中一位患者 , 是一名知名教授 。 当时 , 这位教授因严重的呼吸衰竭 , 被送到瑞金医院肺科 。 医院领导对他的病情非常重视 , 要求科室每天向医院汇报病情 。 邓伟吾教授就守在了医院 , 时刻监视着他的生命体征 , 调整呼吸机参数 。 经过一个半月的呼吸支持和治疗 , 患者终于转危为安 。 而这两例患者的救治 , 也引起了院领导的重视 。 1976 年 , 肺科率先成立呼吸重症监护室 , 为急危重患者提供 24 小时医疗 , 给患者的生命与健康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
“当时 , 呼吸支持的设备还很简陋 , 主要靠‘手捏皮球’式人工呼吸囊 。 ”万欢英教授回忆 , 当时 , 一位年轻的哮喘患者因呼吸衰竭被送到瑞金医院 , 来时 , 患者的瞳孔都已放大 , 必须马上进行呼吸支持 。 但在当时 , 国产呼吸机可调参数很少 , 患者气道痉挛严重 , 人机对抗非常厉害 。 邓伟吾教授、黄绍光教授带领全科医护轮番上阵 , 2、3个小时一班 , 整整3天 , 用人工呼吸囊控制患者的呼吸频率 。 最终 , 患者奇迹般地脱离了危险 , 康复出院 。
1983年~1985年 , 黄绍光教授赴加拿大McGill大学进修学习 , 并将低压气囊插管技术引入国内 , 建立呼吸衰竭抢救治疗室 。 1986年 , 肺科实施了首例经气管镜气管插管 , 并且同时开展内源性PEEP测定 , 提高了呼吸危重症的救治水平 。
20世纪90 年代初 , 肺科成立了呼吸科重症监护病房(RICU) , 氧疗康复中心和睡眠实验室 , 积极开展电子纤维支气管检查及危重症床边气管镜检查 , 成功抢救了多名呼吸衰竭、哮喘持续状态、大咯血等危重患者 。 时国朝教授表示:当时 , 全国绝大部分呼吸科尚没有独立建立重症监护病房的先例 , 瑞金医院RICU的10张病床 , 开创了我国呼吸科开展呼吸重症监护的先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