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虎|说话不能说“老虎”,吃饭不能吃“鲤鱼”,古代的一些规定太奇葩( 二 )


例如,唐代的六部中有一机构叫“民部”,后来便改成了“户部”。这项改动持续至唐朝灭亡,由于后世的人们已经叫惯了“户部”,所以这一传统便延续到了清代。幸好后来的千百年里没出现名字里带“户”字的皇帝,否则这一机构估计还得面临摘牌整改。
 老虎|说话不能说“老虎”,吃饭不能吃“鲤鱼”,古代的一些规定太奇葩
文章插图
避讳四:为尊者讳。
根据《公羊传》的记载,自东周开始,人们就已经开始讲究避讳了:“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每逢盛世,喜欢咬文嚼字的文人便多了起来,是以唐代的避讳现象比此前的王朝更加严重。
受避讳荼毒最深的,莫过于大诗人李贺,他的人生可谓被避讳坑惨了。
李贺才华横溢,是金榜题名的种子选手。原本,李贺能像历代进士一样跻身仕途,可他却因避讳与官场终生无缘。李贺的老爹名叫“李肃晋”,因为“晋”这个字与“进士”的“进”同音,所以,当时有不少咬文嚼字的小人借此压制李贺,禁止他参加科举。
 老虎|说话不能说“老虎”,吃饭不能吃“鲤鱼”,古代的一些规定太奇葩
文章插图
后来,李贺的好哥们韩愈写了篇《讳辩》,想要改写时人的想法,帮助李贺参加考试。遗憾的是,避讳的思维已在时人的脑子里根深蒂固,所以,李贺并没有得到理解。李贺虽有满腹经纶,但却因为区区避讳得不到施展,最终,困顿的李贺郁郁而终。
参考资料:
【《中国古代的“避讳”》、《公羊传》、《讳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