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

来源:艺术鉴赏网
作者:小溪 艺术鉴赏网学术顾问
 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
文章插图
我们是曾侯乙编钟,是距今2400多年前,是诸侯的乐器。我的钟架长748CM,宽335CM,高273CM;全套编钟共六十五件,分三层八组悬挂在呈曲尺形的铜木结构钟架上,其中一件镈钟为楚惠王赠送给曾侯乙的,不参与演奏。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重量最重,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
编钟及架、钩上共有铭文3755字,内容为编号、记事、标音及乐律理论。每件钟均能奏出呈三度音阶的双音,整套编钟音域可跨五个半八度,十二个半音齐备,可以旋宫转调。编钟音列是现今通行的C大调,能演奏五声、六声或七声音阶的乐曲,比钢琴少一个八度。
 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
文章插图
我们编钟的总重量达2567公斤。编钟高超的铸造技术和良好的音乐性能,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稀世珍宝"。我一出土就被国家确定为首批不能出境的文物。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编钟是中国汉族古代大型打击乐器,兴起于西周,盛于春秋战国直至秦汉。中国是制造和使用乐钟最早的国家。它用青铜铸成,由大小不同的扁圆钟按照音调高低的次序排列起来,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用丁字形的木锤和长形的棒分别敲打铜钟,能发出不同的乐音,因为每个钟的音调不同,按照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引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铜钟,由古代侍女用小木槌敲打奏乐。编钟。?
 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
文章插图
钟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于祭祀或宴饮时。最初的钟是由商代的铜铙演变而来,按其形制和悬挂方式又有甬钟、钮钟、镈钟等不同称呼。频率不同的钟依大小次序成组悬挂在钟架上,形成合律合奏的音阶,称之为编钟。钟的大小和音的高低直接相关。商代的钟为3枚一套或5枚一套,西周中晚期有8枚一套的,东周时增至9枚一套或13枚一套。春秋战国时期编钟风靡一时,和其它乐器如琴、笙、鼓、编磬等成为王室显贵的陪葬重器。
 编钟|文物说话:我就是国之重器——曾侯乙编钟
文章插图
出土经过:
1977年9月,湖北随州城郊的一个小山包上,沉睡于地下2430年后,曾侯乙编钟得以重见天日。 这是中国文物考古、音乐史和冶铸史上的空前发现。 那一天,随州城郊擂鼓墩驻军扩建营房过程中, 偶然发现了曾侯乙墓。这是个面积达220平方米、比长沙马王堆汉墓大6倍的“超级古墓”。 当勘测小组赶到现场时,部队施工打的炮眼距古墓顶层仅差80厘米,只要再放一炮,这座藏有千古奇珍的古墓就会永远不复存在。
1978年5月22日凌晨5时,墓室积水抽干后,雄伟壮观的曾侯乙编钟露出了它的真面目,所有在场的人都被这座精美绝伦的青铜铸器惊呆了:历经二千四百多年,重达2567公斤的65个大小编钟整整齐齐地挂在木质钟架上。编钟出土后,文化部的音乐家黄翔鹏、王湘等人赶到现场,对全套编钟逐个测音。检测结果显示:曾侯乙编钟音域跨越5个八度, 只比现代钢琴少一个八度,中心音域12个半音齐全。改写了世界音乐史。
责任编辑:刘梅(北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