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和中秋节的第三大节日,也是中华民族流传了几千年的传统节日,在这天,很多的地方,出嫁的女儿要回娘家,家里要悬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贴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要佩香囊赛龙舟,要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等等,这些习俗后来也流传到近邻的日本、韩国、越南等国家,他们的这些习俗甚至比我们过的还要隆重,而关于端午节的来历,我们大多数人都知道的是因为纪念楚国大夫屈原,其实有关端午节的来历还有很多,不单单是因为纪念屈原。
文章插图
最早源于古越民族的图腾祭
闻一多先生曾著文《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在文中,他详细列举了上百条古籍以及专家考古考证,认为,端午的最早起源是我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的图腾祭节日,近代出土的文物也证实了在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有一种几何印纹陶为特征的文化遗存,该遗存源于一个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也就是百越族,他们生活在新石器时代,要比屈原早得多,只是后来,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情怀和感人的诗词深入人心,端午节后来逐渐演变成专门纪念屈原的节日,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都变成了纪念屈原的仪式,以表达人们对这位爱国诗人的敬仰和怀念。
文章插图
纪念屈原
目前公认的最权威记载是《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述了我国春秋时期楚国的爱国大臣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的主张,却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最终被革职流放,在流放途中,屈原满怀一腔爱国情怀,写下了流芳千古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278年,楚国被秦国攻破,屈原眼看着自己的祖国被占,自己却无能为力,于是在五月初五这天写下《怀沙》后含恨抱石投入汨罗江,楚国百姓得知后,哀痛异常,纷纷到汨罗江边去凭吊,渔夫们划船打捞他的尸体,渔民们怕鱼虾吞噬屈原的尸体,就把饭团等食物丢入江里先喂饱它们,寄希望它们不要吃屈原的尸体,后来又有人又拿出雄黄酒倒进江里,意图醉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原,就这样,每年的五月五日就形成了这种习俗。
文章插图
纪念伍子胥
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的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的伍子胥,伍子胥助吴伐楚,五战五胜攻入楚国都城郢,吴王阖闾死后,其子夫差继位,吴军百战百胜,气势高涨,很快又把越国大败,越国国王勾践施美人计迷惑了夫差,伍子胥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多次劝说夫差应彻底消灭越国,以绝后患,夫差不听,吴国大宰受越国贿赂进谗言陷害伍子胥,夫差听信谗言赐死了伍子胥,伍子胥死前对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吴王夫差闻听,大怒之下,于五月初五这天将伍子胥的尸首投入汨罗江,吴国百姓感念伍子胥的爱国情怀,遂于每年的五月五日来纪念他。
文章插图
纪念孝女曹娥
孝女曹娥是另一个关于端午节的美丽传说,相传很久以前,在上虞古舜江西岸的凤凰山下一个小渔村里有个渔夫姓曹,天天在舜江上捕鱼,他女儿曹娥14岁,是远近闻名的孝女,一次曹父外出捕鱼,不幸跌入江里,曹娥不见父亲归来,就一次次跑到江边寻找父亲,巡遍江边也不见父亲的身影,曹娥就朝下游寻去,热心的渔家叔伯也陪着他一同寻找,曹娥沿江一边找一边哭,最后哭出来的不再是眼泪,而是血,第八天的时候,曹娥望着江水,突然看到江中一个黑团在挣扎,曹娥一阵惊喜,纵身跳入江里,又过了三天,风平浪静了,人们在江边见到一男一女两具尸首,女的紧紧抱着男的,正是曹娥和他的父亲,曹娥虽然死了,但却找回了父亲,曹娥救父的孝道感天动地,乡亲们安葬了曹娥父女,这一天正好是五月初五,人们为纪念孝敬的曹娥,就把这一天作为怀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推荐阅读
- 日本有百鬼夜行, 英国有吸血鬼, 中国有什么?
- 梁思成与鉴真纪念堂
- 庐山历史上的今天 - 1月9日
- 历史上这5位大将军不存在,是虚构的人物,别再被电视剧给忽悠了
- 中国历史上有八圣,其中的七圣如雷贯耳,为何唯有剑圣默默无闻?
- 中国历史上的南北之争,被地域黑拖累至死的明朝状元郎
- 历史上的10大谎言。
- 中国历史上四大美人之一的杨贵妃最终归宿究竟在哪!
- 作为历史上最有名的两位杜姓诗人,杜甫和杜牧是什么关系?
- “小舟独棹烟波间”:关于出行工具,宋代女性真的只独爱舟船吗?